顶刊解读
-
新途径!中山大学,新发Nature子刊!
水氧化为过氧化氢(H2O2)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途径。然而,依赖碱性碳酸氢盐电解液作为中间体存在局限性,例如H2O2分解和狭窄的pH(7-9)有效范围,限制了其在更宽的pH范围…
-
博士一作!他,哈工大「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新发Nature子刊!
由于磁化强度的各向异性,软机器通过产生有针对性的形状变化和运动来响应外部磁刺激,在仿生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模仿生物功能,特别是器官的复杂中空结构及其动态行为,仍然具有挑战…
-
博士一作!这对组合,联合C9「国家级青年人才」,新发Nature子刊!
由于单一光化学过程中能量/质量传递缓慢和化学驱动力不足,光催化甲烷(CH4)升级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C2产物,但也是一个挑战。 2024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苏州…
-
打破校史!这所双非院校,发表首篇Nature Commun.!
研究背景 传统超级电容器在植入人体后不可避免地与血液直接接触,容易引发血小板激活、凝血和炎症等反应,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和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开发具有抗凝血性能的植入…
-
大佬!他,80后「三院院士」,博士未毕业即马普所课题组长,发表第48篇Nat. Commun.!
成果展示 水表面的化学性质以增强的反应活性、明显的选择性和受限的反应几何形状为特征,为化学和材料合成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对稳定的气-水界面的要求限制了水表面合成的应用,限制…
-
挑战传统!双非院校联手,新发Nature子刊!
2024年12月3日,浙江工业大学彭永武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杲研究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Low-val…
-
剑桥博士一作!他,清华本硕,MOF膜领域先驱之一,新发Nature子刊!
蓝色能源是一种源自盐度梯度的清洁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它可以通过带电荷的膜来收集,这些膜通常由无定形材料组成,由于其无序结构和低电荷密度,因此功率密度较低。 晶体材料…
-
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焦峰,最新JACS!金属氧化物催化再突破!
研究背景 氢的吸附与活化是金属氧化物催化研究中的核心课题之一。合成气转化为轻质烯烃是一种典型的选择性加氢反应,其中金属氧化物作用于CO和H2的活化及部分加氢,生成如酮烯(CH2CO…
-
他,29岁浙大副研究员,32岁「国家优青」/研究员,师从肖丰收教授,再发Angew!
成果简介 在催化剂合成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对催化剂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沉积/浸渍等方法制备了数万种负载型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包括空气焙烧和氢还原。然而,这可能会限制金属在随…
-
破纪录,创新高!南科大「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新发EES!
研究概述 埋底界面的优化对于实现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高效率至关重要,因为其在促进空穴传输和钝化埋底界面缺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自组装单层(SAMs)常用于此目的,…
-
能源界“诺奖”——摩擦纳米发电机!王中林院士领衔,新发Science子刊综述!
研究背景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新型能量收集技术,因其能够有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信号,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传感器网络、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与传统的热电、压电…
-
全球仅4人!刚获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郭少军团队,新发第4篇Nature Synthesis!
成果简介 原子薄的二维(2D)合金在电催化方面很有研究价值,但其功能稳定性差,活性位点不均一性大。基于此,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和吕帆博士(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通过Pt-诱导的自催化沉积…
-
创新聚合策略!上海交大「国家优青」朱晨,新发Angew!
研究背景 极性聚烯烃因其独特的功能在工业和能源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方法面临反应活性差和催化剂失活等挑战。自由基聚合虽然适合处理极性单体,但通常会产生随机共…
-
「国家杰青」领衔!大连化物所,再发Nature子刊!
研究背景 丙烯(C3H6)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基础原料,因广泛应用于聚丙烯生产等领域而备受关注。与传统的蒸汽裂解方法相比,分子筛膜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的分离性能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然…
-
-95℃~+120℃!超低温储能,折服审稿人!他,师从王中林院士,现任211副院长,新发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水溶液在冷却过程中经历结晶或玻璃化,但这种分岔的机制尚不清楚。 暨南大学麦文杰教授、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等人提出了一种熵驱动的玻璃化液体(EDGFL)作为开…
-
瞄准“卡脖子”技术!他,东南大学副院长,联手「国家杰青」,新发Science子刊!
研究背景 有机-无机杂化分子铁电材料是一类新兴的材料,因其在能量采集、自供电机械传感、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这些材料将有机阳离子的优点与无机阴离子框架的优势特性结合,…
-
院士领衔!南京大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团队,新发Science子刊!
研究背景 分子结是指大分子链在空间中的缠绕结构,这种拓扑结构在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中发挥着重要的生化功能。结能够提供拓扑保护,防止大分子遭受酶降解,或赋予其高选择性结合离子以…
-
首次实现!双非院校,再发JACS!
研究背景 由于金(I)配合物的线性配位带来的固有挑战,不对称金催化的过程仍然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轴向手性骨架的对映选择性合成方面。 除了极少数的涉及分子内环化例子外,通过不对称金催…
-
5000次以上!三院院士孙学良,重磅Nature Nanotechnology!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研究概述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进步需要在固态电解质(SSE)方面取得突破,以抑制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3 mAh cm-2)下的锂枝晶生长,并在晶体结构、离子电导率和刚性等方…
-
强强联手!鲍哲南院士/崔屹院士,新发Nature Chemistry!解析SEI形成机理!
成果简介 LiFSI基液体电解质有望在下一代锂金属电池中实现高库仑效率和长循环寿命。然而,阴离子在固体-电解质界面相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院士、崔屹院士等人结合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