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上海科技大学,4人发一篇Science子刊!
研究背景 Imidazo[1,2-a]pyridines 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因其在医药化学中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抗结核、抗糖尿病、抗菌、抗惊厥等)而成为研究热点。…
-
受鲤鱼启发!上海交通大学,新发Science子刊!
研究背景 太阳热能储存(STES)是一种通过固液相变材料(PCMs)实现能量存储的关键技术,因其能够有效缓解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当前的STES系统普遍面临充电…
-
博士一作!他,香港两院院士/港理「长江讲席教授」,新发Nature大子刊!
防止水滴在表面上积聚是非常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室温下的水滴可以通过纹理设计或聚结引起的表面动能转换自发地从表面分离。 然而,在冰冻条件下,由于液滴-表面的相互作用更强和缺乏能量转…
-
作者仅3人!她,博毕五年即985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新发Nature子刊!
C(sp3)-Cl键存在于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中,也可通过取代或交叉偶联反应作多样化的位点。 2024年12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杨小会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
-
首次!这篇Science,“看到”了水中的氢键!
研究背景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且最重要的溶剂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网络是水的独特结构特征,这种三维网络在水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中起着关键作用。水…
-
认证33.10%!他,「国家杰青」,双一流副校长,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背景 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WBG-PSCs)是未来光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中具有关键作用。与传统的单结太阳能电池相比,WBG-PSCs具…
-
又帅又牛!他,1月发Nature Energy,3月发Nature,屡破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再发Nature Energy!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单结电池效率突破26%,而钙钛矿-硅串联电池效率更是超过34%。然而,PSCs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重要挑战,其中之一…
-
第一完成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新发Science子刊!
研究背景 机械超材料是一类具有人工设计结构的材料,因其能够展现出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奇特性质,如负泊松比、负刚度和弹性波带隙等,广泛应用于能量吸收、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学和压电传感器…
-
80后「三院院士」冯新亮,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展示 水表面的化学性质以增强的反应活性、明显的选择性和受限的反应几何形状为特征,为化学和材料合成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对稳定的气-水界面的要求限制了水表面合成的应用,限制…
-
「国家杰青」领衔!大连理工大学,新发Science子刊!
研究背景 单/单价阳离子分离是生物系统维持生理功能以及材料与能源领域中的关键过程,例如在信号转导、细胞稳态维持、盐湖和海水中有价值阳离子的提取以及渗透力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物…
-
牛!他,两次摘取诺贝尔奖,新发Nature Energy!机器学习赋能材料创新!
研究背景 电气化领域需要能够在高温和强电场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高性能介电聚合物,但现有材料存在热稳定性差和高温下性能下降的缺陷。工业标准材料如聚丙烯在温度高于150 °C时性能显著降低…
-
超燃!这个课题组,二摘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今年已发7篇Angew、8篇JACS!
今天带来的是北京大学马丁教授课题组及合作者近日(2024年12月4日、6日)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
-
搞“破坏”,更完美!长春应化所「国家杰青/院士」联手江大「国家杰青」,新发Science子刊!
成果简介 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甲醇(CH3OH)对于解决燃料短缺和减轻温室效应至关重要。铜(Cu)基催化剂具有不同的表面状态,具有控制反应途径和产生活性H*的潜力。然而,一个…
-
曾问鼎校史首篇Science!他,「国家杰青」,现任985院长,新发Nature子刊!CO₂还原!
成果简介 光催化将CO2转化为合成气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由于载流子转移缓慢和催化位点与中间体之间的亲和力不可控,仍然存在不良的产物收率。 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教授、王枫亮等人报道了在…
-
作者仅4人!隔半月,中科大「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团队,再发Nature子刊!
尽管调节手性配体的电子效应已被证明是设计高效催化剂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但通过这种策略实现高选择性反应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 2024年12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汉民教…
-
突破溶剂限制!林雪平大学高峰/苏大李耀文/吉大王同辉,新发Nature Energy!
研究背景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因其轻质、容易制造和色彩可调等特点,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有力竞争者。近年来,OSCs 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超过20%,其中活性层形貌的优化起到了关键…
-
二维材料,再登Nature Nanotech.!
研究背景 自旋电子学是利用电子的自旋自由度进行信息处理和存储的一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微波器件和量子计算等领域。铁磁材料在自旋电子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通过自旋注入驱动磁…
-
大牛!他,「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哈佛大学,发完Nature,再发Science!!
研究背景 量子物理中,粒子的交换统计通常被分为两类:玻色子和费米子。玻色子在交换位置时波函数不发生变化,而费米子在交换位置时会引入一个π相位。玻色子倾向于占据相同的量子态,这一特性…
-
重磅!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今日Science!
无机半导体中的类似金属室温塑性重塑了人们对材料物理性质的认识,催生了一系列新概念功能材料。然而,目前的室温塑性无机半导体仍然非常罕见,其性能也不如经典的脆性半导体。 在此,中国科学…
-
唐本忠院士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氧化还原平衡对于维持生命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2024年12月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何刚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