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四川轻化工大学,联合上海有机所/上科大,最新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高选择性地将氘原子结合到小分子中,对于医学和化学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然而,由于常用的氢同位素交换策略导致的完全氘化,这仍然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2024年10月30日,…
-
2400次长循环锂硫电池!北航&中科院高能所,最新Angew!
研究概述 开发高效耐用的单原子催化剂对于锂硫(Li-S)电池中的硫氧化还原反应(SROR)至关重要,但仍然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基于此,2024年10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秋明…
-
IF=40.4!清华大学&东北大学,最新Chem Soc Rev!
研究概述 由于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废旧锂离子电池(LIBs)的数量不断增加。 基于此,2024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何向明研究员/王莉副研究员、东北大学罗绍华教授…
-
不到20天!他,211副校长,「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洪堡学者」,再发Angew!
成果简介 强激子效应(strong excitonic effects)在有机共轭聚合物(organic conjugated polymer)半导体中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自由载流…
-
中国科学院,最新Nature!
横向光学(TO)声子的软化,可以触发铁电相变,通常可以通过增强短程结合力上的远程库仑相互作用来实现,例如,通过增加玻恩有效电荷。 然而,它受到去极化效应的影响,因为诱导铁电性受到抑…
-
牛!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新发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研究背景 在药物和材料设计领域,优化候选分子的理化和功能特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因其直接关系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在多目标优化过程中,平衡多个可能相互冲突的目标一直是一个…
-
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0.135 mS/cm!中科大陈立锋,最新Angew!
研究概述 设计具有室温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是推进柔性全固态储能装置的关键。 因此,迫切需要创新策略来开发安全、稳定且高性能的SPEs。 基于此,2024年10…
-
IF=37.2!同济大学,新发Nature Materials!
研究背景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反之进行制冷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回收、制冷和温度调节等领域。与传统的热电材料相比,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材料如 YbInCu4 具备…
-
昆士兰大学朱中华&科廷大学邵宗平,最新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高效的催化剂对于加速缓慢的氧反应动力学至关重要,以促进从室温碱性水电解到高温陶瓷燃料电池等新兴电化学能源系统的发展。 基于此,2024年10月29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磅Nature!
碳化钛MXene薄片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光热转换、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在航空航天、柔性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可扩展的方式将MXene薄…
-
中科院张锁江院士,最新AFM!
研究概述 锂离子电池(LIBs)的电化学性能在低温条件下会显著下降,这限制了它们在低温环境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此,2024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海涛研究员/张锁…
-
1600h!广东工业大学李成超,最新AEM!
研究概述 用于储能的资源丰富的Ca2+离子可以赋予电池低成本和高能量的优点,但仍然受到Ca2+沉积/剥离和(脱)插层的阻碍。 基于此,2024年10月27日,广东工业大学李成超教授…
-
他,广州大学副院长/「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新发AFM!
研究概述 合金化被认为是产生合成气(H2和CO混合气体)的有前途的方法。 然而,阐明合成气与合金组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CO2还原反应来说是一个挑战。 基于此,2024年10月28日…
-
1100次!他,东南大学「国家杰青」/EEM期刊副主编,新发AFM!
研究概述 合金型负极因其资源丰富和在钠离子电池(SIBs)中的高理论容量性能而备受关注。 然而,严重的体积膨胀可能导致容量迅速衰减和电极粉化。 基于此,2024年10月28日,东南…
-
C-糖苷合成新进展!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最新Nature子刊!
C–糖苷对于生物过程研究和碳水化合物药物开发至关重要。尽管存在巨大的障碍,糖化学家仍然期待在温和的条件下以最短的步骤高效、高度立体选择性地合成C-糖苷。 2024年10…
-
崔屹院士,新发PNAS!
成果简介 电化学pH变化策略为经济高效的二氧化碳(CO2)捕获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途径,超越了传统的热活化工艺和湿度敏感技术。在不引入额外化学物质作为反应物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海水的碱…
-
高达10800 mAh cm-2!湖北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最新AFM!
研究概述 缓慢的传输动力学和不良的枝晶生长严重阻碍了锌金属电池的性能。 基于此,2024年10月28日,湖北大学王浩教授/万厚钊教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驰副研究员在国际…
-
684倍!河海&港城大,最新JACS!
研究概述 在光催化过程中,光催化剂中小电子极化子引起的快速电荷复合以及固-液界面上空穴转移的缓慢动力学极大地限制了光催化效率。 基于此,2024年10月28日,河海大学敖燕辉教授、…
-
创纪录!唐军旺院士团队,最新Angew!
研究概述 太阳能驱动的高转化率二氧化碳(CO2)选择性还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对于CO2中和和绿色燃料生产都有着广阔前景。 增强催化中心的CO2吸附可以触发高效的CO2捕获-…
-
武汉大学,新发Science Advances!
研究背景 电子-振动耦合,即振动耦合,在单分子层面上的理解对固体及其界面中多种物理现象的研究至关重要。这包括探讨复杂的能量耗散路径和相关的量子态。然而,单分子输运测量面临着分子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