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地大Nature子刊:In2O3/Nb2O5界面上超快电子转移,促进CO2光还原
利用太阳光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已经成为一个有前途的策略。然而,由于C=O键(750 kJ mol-1)的高解离能,光还原的有效性受到催化剂上CO2分子的化学吸附和活化的限制。…
-
李菁&汪国雄&王阳刚,最新JACS!
第一作者:Shenzhou Li,Gang Wang,Houfu Lv 通讯作者:李菁,汪国雄,王阳刚 通讯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 李箐…
-
重大突破!港城大/牛津大学/西安交大,最新Nature!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是新一代光伏材料,由于其高效能和低成本制造过程,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其操作稳定性仍是一个主要挑战,特别是在面对环境应力因素(如湿度、热量和光…
-
她,名校终身教职,全职加盟南科大!致力于解决砷问题,“水”得一篇Nature Water!
成果简介 在全球范围内,数百万农村家庭使用地下水饮用,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无机砷,通常是亚砷酸盐(As(III))。对健康保护至关重要的是,基于吸附的处理对砷酸盐(As(V))有效,但…
-
【机器学习】ACS Energy Letters:新型预测模型评估液流电池特性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RFB或液流电池)由于其稳定高效的能源存储性能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综合考虑到成本、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氧化…
-
天津大学巩金龙团队,最新AFM!
第一作者:Jie Du, Gong Zhang 通讯作者:巩金龙,张鹏 通讯单位:天津大学 巩金龙,教授/副校长,2010年起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低碳能源化…
-
“木头大王”,胡良兵最新Matter!进军新领域!
第一作者:Peihua Ma 通讯作者:Yimin Mao, 胡良兵 通讯单位: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胡良兵,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教授。200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
他,37岁当选院士,被引17万+,H因子170+!一周两篇Science!又发Nature!
第一作者:Wei-Ting Wang,Philippe Holzhey,Ning Zhou, Qiang Zhang 通讯作者:冯宪平, Henry J. Snaith 通讯单位:…
-
厦大「国家杰青」黄小青联手苏大邵琪,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第一作者:Xuan Huang, Jie Feng, Shengnan Hu 通讯作者:黄小青,邵琪 通讯单位:厦门大学,苏州大学 黄小青,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
-
中科院上硅所温兆银/鹿燕&浙大陆俊,最新AM!
第一作者:Huan Chen 通讯作者:温兆银,鹿燕,陆俊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大学 温兆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固态二次电池…
-
清华Angew:调控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结构实现高压锂电池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是实现安全、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的理想电解质。然而,传统醚基聚合物电解质存在锂离子电导率低,电化学窗口较窄等问题。 在此,清华大学王超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策略即通过将聚…
-
天津大学杨全红团队AM:可逆锌电池用离子阀切换疏水界面!
第一作者:Di Tang,Xinyue Zhang 通讯作者:杨全红,韩大量,翁哲 通讯单位:天津大学 杨全红,男,博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
-
天工大AFM:高压电解质助力长循环钠金属电池
钠金属电池(SMBs)具有成本低,理论容量高(~1160 mAh g−1),氧化还原电位低(−2.71V vs H+/H2)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然而,高活性的钠金属负极会与有机液态…
-
港城大/港理工AEM:多功能纳米金刚石界面层稳定锌负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和成本效益而备受关注,但其实际应用受到锌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的限制。因此,开发稳定的保护涂层以提高锌负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此,香港城市大学张…
-
应化所AFM:分子间相互作用介导的钾离子插层化学
电解液设计是提高电池性能的一种有效策略。然而,确定电解质溶剂化结构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在钾离子电池中鲜有报道。 在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明军团队发现将CPME溶剂引入到DME…
-
湖大AM:弱氢键水系电解质助力锌-碘电池
与传统的两电子转移碘电池相比,具有连续I–/I2/I+氧化还原偶的四电子转移碘电池(4e ZIBs)提供了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和理论容量。然而,4e ZIBs的发展仍处于…
-
华科/大连化物所/南科大合作!李菁&汪国雄&王阳刚,最新JACS!
第一作者:Shenzhou Li,Gang Wang,Houfu Lv 通讯作者:李菁,汪国雄,王阳刚 通讯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 李箐…
-
电催化领域,最新Chem. Rev.!
第一作者:Juliana S. A. Carneiro,Inyoung Jang 通讯作者:Juliana S. A. Carneiro,Eranda Nikolla 通讯单位:哥…
-
最新Science:新催化剂揭示水在绿色氢气生产中的隐藏力量
简介 由 ICFO(巴塞罗那)领导的欧洲科学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报告了通过水电解可持续生产绿色氢气的新里程碑。他们的新催化剂设计利用了迄今为止尚未开发的水的特性,首次…
-
曾杰教授,领衔安工大团队再发Angew!
成果简介 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具有良好定义的金属单原子位(M SASs)所带来的优异催化性能而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 安徽工业大学吴孔林副教授、张奎教授、安徽工业大学/中科大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