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所-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博士后招聘
一、团队简介: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碳中和技术研究所于2021年成立低维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中心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等先进技术与方法,致力于研究与开发针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
-
华南师大郑奇峰EES:原位聚合1,3-二氧六环作为高相容聚合物电解质实现4.5V锂金属电池
1,3-二氧戊环(DOL)原位聚合作为锂金属电池(LMB)的聚合物电解质(PEs),因其理想的界面接触性和与锂金属的良好相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氧化稳定性较差,因此不能用于高压正…
-
乔世璋团队,最新AM!
成果简介 在电池中,硫(S)作为正极被广泛探索,其也可以通过改变电解质中的电荷载流子作为低电位负极发挥作用。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通讯作者)团队报道了一种低成本、…
-
【计算论文深度解读】密度泛函研究硫族化锌上H2O2的高效解离和形成机制
研究背景 过氧化氢(H2O2)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之一,因为它在现代化学工业、医药卫生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在H2O2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
【计算+实验】Angew.:富氧空位的TiO2@Pt簇实现高效酸性环境下的析氢
电催化制氢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提供可持续电力。目前,由于铂(Pt)的中间体吸附吉布斯自由能接近于零,被认为是最优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
-
【计算论文深度解读】复旦ASS: 密度泛函研究Zr/SiC界面的结构、电子、粘附和机械特性
研究背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锆(Zr)合金因其在核反应堆应用中的优异性能,如低热中子俘获截面、优异的耐腐蚀性、高导热性和优良的机械特性,使其成为核燃料包壳。近日,复旦大学王月霞等人…
-
【计算论文精读】密度泛函理论研究10种金属掺杂,对钯簇上CO2加氢和解离的影响!
成果简介 将二氧化碳(CO2)电化学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是CO2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将CO2催化转化为有用产品的各种策略中,通过热催化将CO2氢化为甲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日…
-
【计算论文解读】Catal. Sci. Technol.:卤化物作为一种增强AlSb单分子层光催化活性的新方案!
研究背景 了解氢的演化(HER)过程是使用氢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的和可再生的)能源的基础。为了增强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的反应能力,研究人员通过改性二维材料、掺杂及异质结构构建的方…
-
水氧化顶刊:Nat. Catal./EES/ACS Energy Lett./ACS Catal.
化石能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效应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寻找清洁可再生新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已是科学家们最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自1982年首次报道具有催化活性的均相水氧化催化剂“…
-
南策文院士等AEM:全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成果简介 近日,德国吉森大学Jürgen Janek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张强教授团队合作在著名能源材料国际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I…
-
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昆明理工校长彭金辉,再发Nature子刊!多异质界面和阳离子缺陷的CuCo2S4@膨胀石墨异质结构应用前景!
研究背景 先进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电磁辐射污染。这种污染会严重干扰周围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降低信息安全和通信质量…
-
【DFT+实验】Angew:低温锌金属电池的局部阴阳离子聚集加速水电解质—Jian Yang
来自公众号:深水科技咨询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
-
黄世萍/郭翔宇AFM:理论计算+机器学习,实现GDY和HGY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有效设计
通过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为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方法。然而,具有线性结构的CO2分子具有很强的分子惰性,需要高能量输入才能激活…
-
Angew.:调控金属间的电荷转移促进水氧化电催化
在催化循环过程中,不同中间体之间的能量依赖关系,限制了一个过程可以达到的最大效率。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必须避免这些线性关系,例如通过施加外部刺激,以这种方式可降低速率决定步骤的能…
-
【DFT+实验】赵恩岳副研究员EEM通过推动阴离子上的电荷转移降低层状氧化物正极的钠储存晶格应变!
研究背景 由于高能量密度,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有前途的钠离子电池正极而备受关注。然而,在Na提取过程中,它们容易遭受多次相变,导致大的晶格应变,这是循环结构退化的原因。由于高能量…
-
【DFT+实验】何向明最新成果:反直觉!抑制LiPF6水解的有效方法——加水!
来自公众号:深水科技咨询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背景介绍 六氟磷酸锂(LiPF6)几十年来一直是锂离子电池(LIB)电解质中的主要导…
-
拿下第63篇Angew!楼雄文教授等玩转一维中空纳米结构!
【部分通讯作者介绍】 做纳米材料的同学,大家都明白材料的性能往往与纳米结构有着强大关联。甚至,一个良好的纳米结构,往往是决定性能的主导因素。 谈到纳米结构大师,就不得不提到新加坡南…
-
最好的毕业礼物!化学史留名,首位用自己姓名命名一类质子酸的上科大博士生
成果简介 化学工作者的浪漫,大概就是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一类分子。 2021年5月10日,上海科技大学李智课题组在ACS Catalysis发表一篇文章1,标题为‘Bis(μ-oxo)…
-
Nature Materials历史性突破!固态电解质高离子导电率和安全性同时达到!
在重振高能量密度锂基电池的过程中,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得到了大量的关注。虽然锂离子电池因其相对较高的比能量和功率密度在储能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正接近理论极限(~ 40…
-
计算+实验顶刊集锦:Nature子刊、Angew、AEM、AFM等成果精选!
1. Angew. Chem. Int. Ed.:Ni-Fe双原子催化剂用于高效聚光太阳能驱动光热CO2还原反应 弱太阳辐射下的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一般难以满足二氧化碳(CO2)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