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小荧光大作用!清华大学最新AM!
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LMBs)使用金属锂作为阳极,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是下一代储能设备的候选者。在电池初始充电过程中,电解质成分在阳极表面还原,形成覆盖阳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
-
【MS计算解读】南科大JMCA:界面动力学模拟实现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协调统一
发生在催化剂—电解液界面处的电催化反应,不仅涉及中间体的吸脱附过程,还伴随着催化反应中载荷离子的传质过程。然而,传统的周期性slab模型仅仅体现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而不能反映电解质…
-
【MS计算解读】CASTEP+DMol3模块阐明光催化剂析氢活性提高机理
研究背景 氢能是来源获取广泛、对环境友好并具备优异的燃烧热值,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明星能源。采用光化学进行水分解制备氢气是重要的开发途径。因此,设计一款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能力和光吸收效…
-
【MS计算解读】ACS Catalysis:氢溢出基氢演化二元电催化剂的发现:理论与实验
研究背景 通过氢溢流效应将表面氢吸附较强与较弱的HER催化剂串联为一体,将质子在强吸附表面活化并转移弱吸附催化剂表面实现析氢。这一策略是近年来十分新颖的电催化剂设计方法,此类催化剂…
-
JACS:理论催化大佬Selloni课题组今年力作:“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角度看氧化镁-水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路径
题目:Pathways for Electron Transfer at MgO–Water Interfaces from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
-
【MS计算解读】Fuel:DFT深入分析铜和钒对Cu-SCR催化剂Hg0去除的协同作用
由于汞具有高毒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降解性,汞已成为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作为最大的人为汞源之一,世界各地的燃煤电厂开始采取措施,将汞排放量控制在相关环境保护政策规定的限值以下。根…
-
【计算+实验文献精读】Materials Studio CASTEP模块,一篇Advanced Materials!
具有固有多孔结构和良好分散的金属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是电催化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大多数MOF的催化效率受到它们在电催化过程中形成中间体的吸附/解吸能和非常低的电导率的显着…
-
新突破!杨维结/武英/李昊JMCA:连发两篇固态储氢材料纯理论计算工作(获选为封面)!
随着氢能的普及,储氢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固态储氢作为一类有前景却又充满挑战的领域,一直得难以得到质的突破。其中主要瓶颈之一是脱氢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极大限制…
-
重磅Nature!18万个像素!逐像素检查,轻挑微观“面纱”
在空间不均匀、不稳定的界面上的反应速率是出了名的难以量化的,但在许多化学系统的工程中,如电池和电催化剂,却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现场原位显微镜对这些材料进行实验表征产生了丰富的图像数…
-
太强了!国内高校一日5篇Nature!
来源|Nature、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求是风采、iNature 9月13日,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分别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1、…
-
“神仙眷侣”黄昱/段镶锋,今日Nature Synthesis!
段镶锋,1977年出生于中国湖南武冈,纳米材料学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特聘教授。段镶锋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纳米材料和器件,以及它们在电子学…
-
北科焦树强等,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仍然是铝离子电池(AIB)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尤其是对于在强酸性电解质中存在穿梭效应的高容量转换型正极而言。基于此,北京科技大学焦树强教授及王…
-
北大夏定国最新AM:富锂材料新进展!
放电容量超过250 mAh g-1的富锂锰基氧化物材料是下一代高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潜在阴极材料。然而,较差的倍率性能和电压衰减问题是该材料目前存在的巨大挑战。传统的提高材料倍率性能的…
-
青能所崔光磊,最新Angew!
采用高镍层状氧化物阴极和硅基复合阳极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始终存在循环寿命不理想、安全性能差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功能添加剂调节电极/电解质间相是克服这一缺点最经济、最有…
-
【MS计算文献解读】ACB:高效的FeCoNiCuPd薄膜碱性析氧和析氢反应电催化剂
氢能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及零碳排放等优点,是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工业上电化学分解水常用IrO2、RuO2和Pt作为OER和HER的催化剂,虽然反应效果显著,但是高成本和低稳定性…
-
郭再萍Angew:酰胺介导的二氧化碳捕获化学和 Mg2+ 导电固态电解质中间层实现稳定镁-二氧化碳电池
镁-CO2 电池被认为是能量转换和二氧化碳固定的理想系统。然而,由于二氧化碳正极和镁负极的可逆性差、动力学缓慢,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在此,阿德莱德大学郭再萍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
-
新突破!杨维结/武英/李昊JMCA:连发两篇固态储氢材料纯理论计算工作(获选为封面)!
随着氢能的普及,储氢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固态储氢作为一类有前景却又充满挑战的领域,一直得难以得到质的突破。其中主要瓶颈之一是脱氢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极大限制…
-
【计算论文解读】Materials Studio计算形成能、带隙、自由能,探究MoS2析氢性能
采用光催化技术进行水分解是获取氢能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光催化剂光激发载流子复合率高,可见光利用效率低,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位点很少,不利于光生载流子参与催化反应。MoS2是潜在的光…
-
【计算论文解读】MS CASTEP模块揭示电催化剂在不同pH下析氢HER性能提升的深层机理
研究背景 氢能作为未来清洁能源之一被科研界广泛关注。电催化水裂解(EWS)是众多制氢技术中最可持续的产生氢气的途径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研究前景。开发一款高稳定、高选择性并且价…
-
Nature Energy:硼酸盐-吡喃贫电解质锂金属电池
设计用于锂金属电极的液态电解质已用于控制锂金属电池(LMB)中锂沉积的形态。然而,锂腐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阻碍了实际LMB的贫电解液的设计。 在此,韩国科学技术院Hee-Ta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