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DFT+实验】最新AEM: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外压、SEI结构及锂沉积形貌的内部关联!
来自公众号:深水科技咨询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背景介绍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 LMB)采用了一种“空的”Cu薄箔集流体,所有可用…
-
【DFT+实验】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性最新进展!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LIB)的商业化开启了储能技术的新篇章。过去几十年来,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甚至大型电网中,在储能系统中显示出广阔的应…
-
崔小强等:应用机器学习快速筛选过渡金属单原子负载N掺杂γ相石墨炔用于一氧化碳电还原C1产物的理论研究
背景介绍 将二氧化碳(CO2)电化学转化为有价值的碳基产品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效应和全球能源问题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虽然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CO)已达到很高水平,但由于二氧化碳还…
-
张博威/轩福贞团队:“基于DFT理论计算与机器学习的创新筛选方法:加速析氢和传感单原子材料的发展”
背景介绍 氢气有巨大的脱碳潜力,近年备受关注。电化学水分解被视为有前途的氢能制备方法之一。在氢产生和检测领域,析氢反应(HER)在电化学水分解和氢传感装置中的性能受催化剂材料影响。…
-
JPCL快讯 | 利用可扩展神经网络势模型以第一性原理精度模拟表面反应超热产物平衡动力学
英文原题:Modeling Equilibration Dynamics of Hyperthermal Products of Surface Reactions Using S…
-
大化所李先锋/袁治章/李国辉EES:机配体在负极和电解液之间构建人工桥实现可持续的锌基液流电池
锌基液流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等特点而受到高度关注。然而,它们的可靠性通常受到不可控锌枝晶的限制。 在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袁治章、李国辉等人利用有机配体…
-
北理Adv. Sci.:利用动力学-机械学耦合的界面工程实现高可逆锌离子电池
由于锌(Zn)金属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导致的枝晶和析氢反应等问题,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的实际应用。通过界面工程改性锌表面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图1. G&B-S…
-
南通大学/港城大Adv. Sci.:快充纤维基电极,20C循环10000次!
由于块体材料中离子/电子转移动力学迟缓以及活性材料碎裂,开发具有超快充电和大量储能的转换型阳极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南通大学葛明政、张伟、香港城市大学Don…
-
新南威尔士大学AM:用于耐用水系锌电池的高效低浓度添加剂
水系锌电池化学的基本优势源于高能量的锌金属阳极和温和的水系电解液。然而,锌的腐蚀和相关的枝晶问题暴露了它们的不兼容性,这对在实用条件下提高循环寿命提出了挑战。虽然电解液添加剂是一种…
-
【DFT+实验】青岛科技大学王磊/赖建平教授团队:通过调节双电层一步合成并调控羟基氧化物形貌
背景介绍 具有巨大潜力的过渡金属羟基氧化物可用于多种催化氧化反应。FeOOH因其天然丰度和成本效益而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一体化电催化剂可以降低接触电阻,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使气体…
-
赵天寿院士组招聘电解水制氢、全固态锂电池、液流电池博士后
一、课题组负责人简介赵天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会士。曾获Croucher资深研究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
-
【DFT+实验】张亚运、龙东辉AM:共格纳米异质晶群构建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Li-S)具有1675 mAh g-1的理论容量和2600 Wh kg-1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其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面临重大的…
-
【DFT+实验】浙江大学陆俊教授团队AFM:准固态锂金属电池塑料晶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微相结构的调节
研究简介 准固态锂金属电池(QSSLMBs)需要稳定的电解质界面来保证可靠的电能供应,因此开发具有高且均匀导电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很有意义。然而,在聚合物电解质制备过程中,聚合物电解质…
-
【DFT+实验】上海科技大学林柏霖课题组:卤素修饰的铜基催化剂促进高效电化学还原CO₂产乙醇
背景介绍 液态多碳产物,如乙醇和丙醇,以其高能量密度、方便的储存和运输特性,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高效的电化学转化二氧化碳为液态多碳产物对于减少CO2排放和实现可再生能源储存至关…
-
【DFT+实验】南京师范大学李亚飞&南京大学郭少华课题组:C60作为一种锂氧电池高活性非金属催化剂
背景介绍 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锂氧电池(LOB)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清洁存储转化技术,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3500 Wh·kg-1…
-
哈工大王殿龙/王博EnSM:用于锂金属电池的高性能插层复合固态电解质
复合固态电解质(CSEs)结合了无机和有机固态电解质的优点,与电极的界面良好,有望成为最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然而,低室温离子导电性限制了CSEs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图1. 材料…
-
上大蒋永/赵兵/徐毅Nano Energy:双层电子屏蔽界面助力高稳定无枝晶固态锂金属电池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因其高能量密度和更强的安全性能,已成为前景广阔的储能设备。然而,与锂/电解质界面稳定性和离子传输效率有关的挑战阻碍了硫化物基ASSLMB的实际应用。…
-
电池顶刊集锦:于吉红、陈重学、陈亚楠、姚蕾、邓俊楷、张乃庆、张文明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通过析氢催化剂重建实现锂离子电池金属的完全回收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采用和有限金属资源的枯竭使得…
-
南洋理工范红金AEM:通过阴极添加剂固定聚碘化物实现高倍率锌-碘电池
水系锌-碘电池(AZIB)具有成本低、比容量高的优点,但存在可溶性多碘化物穿梭和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的问题。 图1. 𝛼-ZrP/EI-ZrP材料的表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等通…
-
崔光磊研究员AM:将两种冲突的理论统一起来,金属负极沉积迎来全新认识!
利用金属阳极是满足对高能量密度充电电池迫切需求的最有吸引力的方法。遗憾的是,由不均匀沉积行为导致的枝晶晶粒的形成始终威胁着电池的安全。为了探索不同沉积行为的起源并预测各种工作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