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电池顶刊集锦:鹿可、杨全红、陆俊、努丽燕娜、刘国良、张诚、陈人杰、陈育明等成果!
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二元原子位点实现低温全固态Na-S电池双向串联电催化硫转化 当前全固态Na-S电池实际应用受到…
-
AI4Science还是伪命题吗?两年后workshop组织者重新审视AI4Science
DALL⋅E 想象的 2023 年 AI for Science(与AI4Science目前的发展类似:图像不完美,许多单词拼写错误)。 作者 | AI4Science works…
-
【DFT+实验】京都大学JACS:氟离子电池中涉及 O−O 键形成的高容量双层钙钛矿氟氧化物正极
研究背景 为了在未来实现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社会,人们致力于开发高效的能源存储系统。锂离子充电电池 (LIB) 的广泛成功归因于其高能量密度、长期耐用性以及大量可用主体结构的存在。近…
-
【DFT+实验】江苏大学乔芬教授课题组: 界面水调控技术助力电催化制氢效能大幅提升
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能源的研发备受关注。电催化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技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高成本和低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其…
-
【DFT+实验】曹余良团队Angew:温和预钠化剂显神威
引言 由于钠资源的巨大丰度和低成本,对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使钠离子电池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候选者。人们已经认识到,SIBs中硬碳负极的初始库仑效率(ICE)过低,严重影响…
-
ACS Macro Letters | 基于激光直写编程形状记忆聚合物内应力的防伪和4D打印
英文原题:Digital Laser Direct Writing of Internal Stress in Shape Memory Polymer for Anticount…
-
在热库中生成的时空超晶体:一种新奇的非平衡量子物态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引力与相对论研究中心张宏宝副教授与国科大田雨团队以及上海交大蔡子教授、Baggioli副教授合作,借助全息对偶提出了一种新奇的非平衡量子物态:时空超晶体。…
-
河南大学能源与量子材料课题组: CrSBr 三轴磁各向异性起源与调控
研究背景 自旋电子学由于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超低的散热、更密集的存储密度、更低的功耗和非易失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自旋电子器件小型化的需要,本征二维铁磁半导体材料因其可满足电…
-
拓扑绝缘体量子输运性质研究取得进展
电子-电子相互作用、量子干涉和无序对输运性质的影响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量子干涉的一阶效应包括被广泛研究的弱局域化(weak localization)和反弱局域化(we…
-
崔光磊研究员AM:将两种冲突的理论统一起来,金属负极沉积迎来全新认识!
利用金属阳极是满足对高能量密度充电电池迫切需求的最有吸引力的方法。遗憾的是,由不均匀沉积行为导致的枝晶晶粒的形成始终威胁着电池的安全。为了探索不同沉积行为的起源并预测各种工作条件下…
-
复杂性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陈晓松1 樊京芳1 刘卯鑫2 1.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2.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01 还原论到复杂性科学 2…
-
强!这个团队催化领域连发Angew和JACS!
【做测试 找华算】自有球差电镜机时,全球同步辐射资源,服务1000+单位样品测试,全职海归测试团队、助你顶刊快人一步! 前 言 2024年1月7日和8日,香港科技大学邵…
-
中科大/复旦/浙工大JACS:非晶态电解质匹配高镍正极实现稳定全固体电池
固体电解质(SE)是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ASSLB)的核心部件。非晶态SE具有巨大的ASSLB潜力,因为它们的无晶界特性有助于高性能正极的完整固体-固体接触和均匀的锂离子传导。…
-
吉大徐吉静AM:光辅助金属空气电池中MoS2 1d 纳米管的加速受限传质
将太阳能应用于储能电池系统在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然而,光辅助金属空气电池的有效进展受到光正极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快速复合的限制。 在此,吉林大学徐吉静团队报道了一种具有…
-
ACS Nano:异质界面外延应变稳定高性能微电池过锂化Li1+xMn2O4正极的晶体框架
为了满足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锂离子微型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过硫酸盐化 Li1+xMn2O4 (0≤x≤1)因其296 mAh g-1 的高理论容量和相互连接的锂离子扩散途径而成为一种…
-
硅的干/湿氧化:反应力场的开发
分子动力学(MD)是一种重要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求解所有相互作用,模拟原子的运动方程,实现目标系统时间演化的模拟,从而计算给定模拟时间内组成能量与其他热力学量等材料性质。MD的中心…
-
二维材料的各向异性传热特性综述
第一作者:杨家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通讯作者:于伟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长青副教授(邵阳学院) 文章链接 :doi.org/10.1088/1361-6528/abdb15…
-
【纯计算】ACS Catal.:电化学反应中单原子催化剂稳定性的预测
成果简介 电化学反应中的单原子催化剂(SAC)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稳定性是催化剂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为此,米兰比可卡大学Gianfranco Pacchioni、Livia Gi…
-
强!这个团队催化领域连发Angew和JACS!
前 言 2024年1月7日和8日,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团队在Angew. Chem. Int. Ed和J. Am. Chem. Soc.上连续发表最新成果,即“A S…
-
【纯计算】Chem. Sci.:阐明Fe–N–C中Fe剥离机制:氮配位和质子化对其在ORR中的动态稳定度
研究背景 氧还原反应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等设备的关键步骤,铂基催化剂的有限资源和高成本限制了PEMFCs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替代的金属-氮-碳(M-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