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南京理工大学陈恺课题组在量子电介质物理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陈恺课题组用介电谱和极化测量表征了巨介电体系钛酸铜(Ca4-xCuxTi4O12)对不同强度交变电场的动态响应。这项工作扩展了准极化子的表面极化(quasipol…
-
【DFT+实验】Nat Catal:李爱龙/肖建平/Ryuhei Nakamura团队报道氧化锰电催化剂用于PEM电解水制氢
2024年1月17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孔爽研究员、李爱龙研究员、Ryuhei Nakamura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龙军博士、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Nature C…
-
【DFT+实验】最新AM:富氟类固态电解质稳定锂金属电池!
背景介绍 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受到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两个基本问题的制约。首先,锂负极和电解质之间的持续寄生反应导致容量损失和循环寿命短。其次,伴随的不均匀锂沉积会导致锂枝晶的生长,带来隔…
-
超材料理论设计:力学性能优异化
近年来,由于三维制造工艺和优化技术的进步,定制特性的机械材料设计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晶格结构因其高强度–重量比、出色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卓越的结构稳定性,在航空航天、汽车、生…
-
武理麦立强/地大孙睿敏AEM:超快储钠1T-MoS2材料,可在25秒内放电/充电!
金属相硫化钼(1T-MoS2)具有丰富的活性中心、金属导电性和较高的理论容量,是钠离子电池(SIBs)的理想电极材料。然而,1T-MoS2在自然条件下的热力学不稳定特性使得其难以直…
-
哈理工李丽波EnSM:MXene与丝素蛋白肽协同构建1+1>2原位SEI膜
固态锂离子电池(SLIBs)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储能装置。然而,对于SLIBs的实际应用来说,解决界面不稳定和电化学性能差的问题至关重要。 图1.SEI的构建示意…
-
吉大徐吉静Angew:多金属氧酸盐电解质用于高能全固态锂电池
固态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优势,但现有的固态电解质(SSEs)不能满足电池运行的严格要求。 图1.固态锂电池面临的问题及不同电解质的对比 吉林大学徐吉静等合成了新型多金属氧…
-
【DFT+实验】南航Appl. Catal. B:构建三维互联的氮掺杂碳管网络实现镍单原子高效CO2电还原
大气中CO2浓度的大幅增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CO2电还原(CO2RR)可以以化学键的形式储存间歇性可再生电能,被认为是一种实现碳中和的令人鼓舞的…
-
斥资30亿!重庆大学首个大科学装置表现出色,今日Nature Nanotechnology!
成果介绍 范德华(vdW)材料的堆叠工程是量子器件中控制拓扑电子相位的有效方法。将原子嵌入到vdW材料中,可以在原子尺度上调节堆叠结构。 重庆大学郦盟、唐文新,东京大学Ryota …
-
【纯计算】ChemSusChem:构建用于高性能氧氧化还原反应Fe单原子催化剂中的N,S和N,P共配位
研究背景 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用于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的有效电催化剂,其中配位环境在活化中心金属的本征活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FeN4-SAC为探针…
-
【QE/VASP计算】Nano Letters: 确定Li-Cs系统的相图和电子性质!
研究背景 压力作为一个热力学参数,不仅可以用来显著改变材料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形成丰富的相图,从而表现出奇特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还可以用来设计在正常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新型功能材料,如丰富…
-
【DFT+实验】物理所翁羽翔团队:飞秒可见至中红外宽谱探测CdS单晶的电子和空穴极化子
英文原题:Photoexcited Electron and Hole Polaron Formation in CdS Single Crystal Revealed by Fe…
-
笼目Holstein模型亦可CDW
稍微了解一点量子力学的读者,可能会觉得量子力学中最“匪夷所思”的观念,就是那个“波粒二象性”,即观测对象既可以是粒子、也可以是波。时至今日,前沿科技领域中认为是波的观点还占据主导。…
-
固态离子导体新突破!Ceder组实现面心立方氧化物中超快锂离子传导
第一作者:Yu Chen (陈瑜) 通讯作者:Gerbrand Ceder, Bin Ouyang, Clare P. Grey, Huiwen Ji 通讯单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金属磁体的低能模型:机器学习辅助推导
费米子与经典场的相互作用囊括了各种领域的知识,例如量子化学、凝聚态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在这些领域中,磁性金属的阻挫问题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因为磁性金属中的四体自旋相互作用可以稳定非…
-
南开陈军Angew:不对称溶剂调节结晶限制的电解质实现全气候锂金属电池
能保持液态的电解质是确保可充电锂电池在宽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并进行离子转移的最重要物理指标之一。一般认为,熔点高的强极性溶剂有利于电池在室温以上安全运行,但在低温(≤ -40℃)下容…
-
南开陈军Angew:不对称溶剂调节结晶限制的电解质实现全气候锂金属电池
能保持液态的电解质是确保可充电锂电池在宽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并进行离子转移的最重要物理指标之一。一般认为,熔点高的强极性溶剂有利于电池在室温以上安全运行,但在低温(≤ -40℃)下容…
-
ACS Energy Letters:通过压力和电压控制提高无负极锂电池的循环性能
与大多数其他电池相比,无负极锂电池(AFLB)具有提供更高能量密度的巨大潜力。然而,无负极锂电池的性能对压力和其他工作参数非常敏感。 在此,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张继光、曹霞等人…
-
浙大陆盈盈AEM:富Li2O固体电解质界面的构建实现稳定的PEO基锂金属电池
基于聚环氧乙烷(PEO)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已被公认为先进锂金属电池极具前景的候选者。然而,基于PEO的SPE的实际应用受到其低临界电流密度(CCD)的阻碍,这是由不期望的…
-
【纯计算】Appl. Surf. Sci.:过渡金属单原子锚定VTe2用于高效的整体水分裂和析氧反应
研究背景 单原子催化剂(SAC)具有选择性高、性价比高、表面自由能高等优点。然而,较高的表面自由能也成为单原子催化剂的缺点,可能在催化剂上形成金属团簇,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下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