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北理工姚裕贵教授团队在反铁磁材料中发现面内反常霍尔效应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团队在PT对称(空间-时间反演联合对称)的反铁磁体系中提出了面内磁场诱导的反常霍尔效应(IPAHE)。该项研究成果严格论证了在PT对称反铁磁体系…
-
【DFT+实验】AEM:提高近10倍!Pt83Ni17 BNCs AG助力ORR
通过经济和可控的途径开发高效稳定的Pt基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对于电化学能量器件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基于此,中山大学刘卫教授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an Rossmeisl等人…
-
【DFT+实验】JACS:Pt/CeO2中转化为单原子助力高效CO氧化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贵金属基催化剂的金属利用率并再生团聚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科学家们将金属纳米颗粒(NPs)缩减为单原子(纳米颗粒的单原子化),但精确控制单原子化以优化催化性能仍是一个巨…
-
【DFT+实验】JACS:Re-bpy/PTF(Cu)协同催化CO2制备C2H4
光催化将CO2转化为C2+产物(乙烯等)是实现碳中性目标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但由于CO2的高激活障碍和许多可能的多电子转移产物的相似还原潜力,这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基于此,中科院…
-
【DFT+多尺度模拟】双光子激发的聚集诱导室温磷光材料的理论研究及设计策略
英文原题:Research and Design of Aggregation-Induced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for Time-Resolved…
-
【DFT+实验】Nature子刊:介孔Pt@Pt- skin Pt3Ni CSFWs实现高效ORR
设计具有可控组成和形貌的铂(Pt)基纳米结构,对于提高其电催化活性很有必要。基于此,武汉理工大学刘勇教授和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等人报道了一种具有各向异性的介孔Pt@Pt- skin …
-
【DFT+实验】Nano-Micro Lett.:3DIO FCSe-QDs@NC助力高性能Li-S全电池
锂-硫(Li-S)电池的商业可行性仍受到硫正极上的多硫化锂(LiPSs)穿梭效应和Li负极上的Li枝晶生长的挑战。 基于此,厦门大学谢清水副教授、彭栋梁教授和王来森助理教授等人报道…
-
【DFT+实验】AFM:CoPc/Mg(OH)2/NC助力CO2还原
酞菁钴(CoPc)作为一种固定在多相载体上的CO2还原反应(CO2RR)电催化剂备受关注,但分子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仍有待澄清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动力学。 基于此,苏州大学…
-
【DFT+实验】Adv. Sci.:Ir-CoO/Al2O3实现高效持久的CO2制取甲烷
目前,光热催化CO2加氢是广泛研究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在温和条件下CO2转化为增值化学品,但是实现理想的转换效率和目标产品选择性仍然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山东大学王凤龙教授和中科…
-
【DFT+实验】ACS Catalysis:Ni-MgCr2O4尖晶石助力乙酸的自热重整
自热重整(ATR)是一种生物质乙酸(CH3COOH, HAc)制氢的有效途径,其中镍(Ni)基催化剂因其高活性而成为ATR的理想催化剂,但结焦的形成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基于此,北京…
-
【DFT+实验】Small:通过Co@Co3O4电荷供给优化d轨道电子结构以提高氧电催化性能
锌-空气电池(ZABs)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严重能源危机和污染问题的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转化装置。由于空气阴极中可逆氧还原/析氧反应(ORR…
-
【DFT+实验】Angew.:1O2-N/C助力高效ORR
在氮(N)掺杂剂附近定向构建碳缺陷是提高氮掺杂碳对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活性的一种有趣但具有挑战性的方法。 基于此,中南大学何震教授和刘素琴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新的位点特异性蚀刻…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Nature Materials: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纳秒溶剂化动力学
溶剂化动力学严重影响电荷传输。光谱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表明,在水系统中的动力学通常发生在皮秒时间尺度上。然而,在有机电解质的情况下,目前已经报道了从1到几百皮秒的相互矛盾的数值。 在此…
-
华科孙永明EES:材料-电解质界面相互作用形成富无机SEI用于快充硅基锂离子电池
高稳定性和高Li+导电性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对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快充能力的硅基锂离子电池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孙永明团队提出通过调节电解质组分和负极表面之间的…
-
安大鹿可Angew:高能全固态Na-S电池的准固态硫转化
高能量密度(1274 Wh kg-1)和高安全性使全固态Na-S电池在储能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不可控的固-液-固多相转化及其相关的缓慢多硫化物氧化还原动力学对调整实际N…
-
中科大朱永春EES:界面双电层H2O平衡实现高可逆锌金属电池
尽管在锌/电解质界面构建贫水双电层(EDL)取代初始富水双电层已被用于实现水系锌离子电池中高度可逆的锌负极,但其根本功能机制仍缺乏研究。 在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永春团队构建了一系…
-
电池顶刊集锦:王大伟、余桂华、侴术雷、李驰麟、逯乐慧、于奕、陆俊等成果!
1. ACS Energy Letters:离子导电聚合物稳定正极-电解质界面实现准固态双离子电池 准固态双离子电池(QSS-DIBs)是清洁脱碳技术的新兴部分,可以使用无金属阴离…
-
三单位联合AFM:4.3 wt%的超低硅热还原掺杂多孔Si@Mo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
硅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是锂离子电池(LIB)中一种前景广阔的负极材料;然而,硅的体积膨胀大、电导率低,会导致容量下降且稳定性差,进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陕西科技大学黄文欢、张…
-
浙大范修林Chem:基于动态屏蔽带电界面实现高电压锂电池
高压锂金属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但由于其高反应性的锂金属负极和高电压下正极的强催化效应,其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尽管众多电解液策略已经能够有效地增强锂金属负极侧的库仑效率…
-
【DFT+多物理场+实验】妙!清华大学Nature子刊:简单热处理一下,电催化性能创记录!
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电催化科学的进步促进了许多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包括H2/O2演化、CO2还原、燃料电池和反应膜。在这些领域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开发强大而高效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