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电子衍射作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其利用电子的波动性,通过衍射图案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取向和缺陷等微观信息根据样品晶体状态(单晶、多晶及非晶)或电子束形态(平行束与会聚束)不同,电子衍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模式。本文将根据晶体状态的不同介绍电子衍射技术。

电子衍射基础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加速后电子波长(λ)可通过德布罗意公式计算(λ=h/mv,h为普朗克常数,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速度)。晶体中的原子按周期性规律排列形成晶格,当电子的波长与晶体间距满足衍射条件时,电子会与多个晶格发生散射,产生多束衍射波。

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图1 电子穿过晶格发生衍射示意图

相干散射:根据布拉格条件(2d sinθ=nλ,d为晶格面间距、θ为入射电子与晶格面的夹角、n为整数),散射波的相位关系是固定的,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发生相长干涉,形成亮斑。

非相干散射:散射波相位无规律,相互抵消,形成衍射背景。

衍射图案:在TEM中,电子衍射图案形成于物镜后焦面,未发生散射的电子沿光轴传播,在荧光屏中心形成中心亮斑(零级衍射);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电子会汇聚成特定的衍射束,在荧光屏上形成斑点(单晶)、环(多晶)或光晕(非晶)状图案。其几何特征直接对应晶体的晶格参数,强度分布等。

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图2 各类样品的衍射花样图案,(左) 单晶;(中) 多晶;(右) 非晶

单晶样品电子衍射

单晶样品内部原子按同一周期性规律排列,所有晶格面取向一致,只有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特定晶面才会产生衍射束,衍射斑的位置与晶体的晶面指数相对应。

物理意义:中心亮斑为直射束形成的零级衍射束,为衍射图案的原点;每个衍射斑对应特定的晶面族(hkl),且相邻斑点与晶面间距成反比,间距越小对应的晶面间距越大。

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图3 单晶电子衍射花样中衍射斑点解析图

主要应用场景:

晶体结构鉴定:确定未知单晶材料的点阵类型、晶格参数,明确物相组成。

缺陷分析:分析单晶中的位错、层错、孪晶等微观缺陷,与材料宏观性能相关联。

相变分析:在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下,单晶微观结构变化导致衍射斑点位置的变化,揭示材料的相变机制。

多晶样品电子衍射

多晶样品由大量的微小单晶颗粒组成,颗粒取向呈随机分布,无统一的排列方向。电子束满足布拉格条件后形成连续的衍射环,进而分析材料物相、晶格参数等微观组织信息。若仔细观察这些衍射环,可以发现它们有大量斑点构成,每个斑点均来自单个晶粒的布拉格衍射,大量的随机取向晶粒使这些斑点叠加,形成连续的圆环。

物理意义:衍射环半径与晶面间距成负相关关系,晶面间距越小(高指数晶面),圆环半径越大;而低指数晶面由于晶面间距较大,其衍射环半径小,更容易满足布拉格条件,它们会优先出现。

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图4 多晶电子衍射环花样中衍射环解析图

主要应用场景:

物相分析鉴定多晶材料的物相组成,判断是否存在杂质相或相变产物。

晶格参数测定:通过衍射环半径计算晶面间距,推导物相晶格参数。

非晶样品电子衍射

晶体材料的特征是单个晶粒内部原子排列顺序存在一定规律,即每个原子的近邻原子排列存在一定的几何特征。而非晶态材料在原子排列呈现“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特征,其不形成规则晶格,但仍保留相应晶体结构中所存在的近邻配位情况,可形成具有确定配位数和一定大小的原子团,如四面体,八面体或其他多面体单元。电子束与短程有序区域的原子相互作用,散射波会发生部分相干叠加,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形成强度集中的漫散环,长程无序导致散射波无规律,无法形成离散斑点或连续的衍射环。

物理意义:漫散环的宽度远大于晶态衍射环,边缘模糊无锐利边缘,环的数量对应不同层次的短程有序区域原子,环的强度呈平滑连续的峰型,强度高低与该间距下的原子密度相关。

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图5 非晶样品的电子衍射花样

主要应用场景:

非晶态确认:通过漫散环特征,可快速判断材料是否为非晶态,区分晶态或部分晶化材料。

短程结构表征:分析非晶合金、玻璃、高分子等材料的原子短程排列,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非晶薄膜/涂层表征:评估非晶薄膜的结构均匀性、短程有序性,优化制备工艺。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材新材料

原文标题:《如何读懂电子衍射(上):从电子衍射基础到三类样品的衍射特征与应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vzT04021jEEzTNeeePH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18日 下午4:45
下一篇 2025年11月18日 下午4: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