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将从核心定义与物理本质、理论基础与主要机制、计算方法与模拟技术三个方面,对扩散能垒进行系统性、深度的阐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份全面而详实的参考。
什么是扩散能垒 核心定义
扩散能垒,也常被称为扩散势垒或扩散激活能,其核心定义是:在材料内部,一个扩散物种(如原子、离子)从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如晶格格点或间隙位置)迁移到另一个相邻的稳定位置时,所需要克服的最小能量。
这个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个粒子在崎岖不平的“势能面”上的运动。材料中稳定的晶格位置对应于势能面上的“山谷”(能量极小点),而两个“山谷”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能量最高的“山脊”。
这个“山脊”的最高点被称为“鞍点”,它代表了扩散过程中的过渡态。因此,扩散能垒在数值上就等于过渡态(鞍点)的能量与扩散起始点(稳定位置)能量之间的差值。
一个较低的扩散能垒意味着原子迁移更容易发生,宏观上表现为更快的扩散速率;反之,一个较高的扩散能垒则会极大地抑制扩散过程。

DOI: 10.1039/d0nr05143h
物理本质与起源
扩散能垒的物理起源根植于原子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当一个原子试图移动时,它必须经历以下几个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能量的暂时性升高:
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移动的原子必须首先削弱或完全断裂其与周围近邻原子形成的化学键,这需要输入能量。在到达新的位置后,它会与新的近邻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释放能量,使系统回到稳定状态。
晶格畸变:为了给移动的原子“让路”,其周围的原子需要偏离其平衡位置,导致局部的晶格产生弹性或塑性畸变。这种晶格应变能是构成扩散能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个体积较大的原子在致密的晶格中扩散,会引起显著的晶格畸变,从而面临更高的扩散能垒。

DOI: 10.1103/PhysRevB.95.245201
静电相互作用:在离子晶体或金属中,移动的离子或原子核需要克服与周围离子实或电子云之间的静电斥力。这种库仑排斥作用也是能垒的来源之一。
综上所述,扩散能垒是原子在迁移路径上,因化学键变化、晶格畸变和静电相互作用等因素导致的系统总能量暂时性增加的体现。它是材料固有属性,取决于扩散物种、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微观环境(如缺陷、应力状态等)。
理论基础与主要机制
核心理论方程:阿伦尼乌斯关系
扩散能垒与宏观扩散行为之间的桥梁由著名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该方程描述了扩散系数D与温度T和扩散能垒Ea之间的关系。

其中:
D是扩散系数,衡量扩散快慢的物理量;
D0是指前因子,与原子振动频率和跳跃距离等有关;
Ea是扩散能垒(扩散激活能);
KB是玻尔兹曼常数;
T是绝对温度。
主要扩散机制
扩散能垒的大小与具体的微观扩散机制密切相关。在晶体材料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基本的扩散机制:
空位机制:这是取代式固溶体中最常见的机制。原子通过跳跃到其相邻的一个空置晶格点(空位)来实现迁移。此过程的能垒主要包括形成空位的能量和原子跳入空位时克服的迁移能量两部分。

DOI:10.1038/s41467-025-55859-1
间隙机制:主要发生在小原子(如H, C, N, O)在主体晶格的间隙位置中的扩散。原子直接从一个间隙位置跳跃到另一个相邻的间隙位置。由于间隙原子通常较小,引起的晶格畸变有限,因此其扩散能垒通常较低,扩散速率也相对较快。
交换与环形机:两个或多个相邻的原子通过协同运动交换彼此的位置。例如,最简单的直接交换机制(Direct Exchange)需要两个原子相互“挤”过对方,通常会造成巨大的晶格畸变,因此能垒非常高,较为罕见 。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多个原子参与的环形交换,总能垒可能被有效降低。
集体运动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团簇或大分子在表面的扩散,多个原子会发生协同的、类似履带式的集体运动,以一种更节能的方式完成整体位移。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第一性原计算,特别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是目前计算扩散能垒的“黄金标准”。其核心思想是:
构建原子模型:建立包含扩散物种和基体材料的超晶胞模型。
确定初末态:通过结构优化,精确计算扩散物种在初始稳定位置和最终稳定位置的系统总能量,并确定其原子坐标。
搜索最小能量路径(MEP):这是计算扩散能垒的关键和难点。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微动弹性带(Nudged Elastic Band, NEB)及其改进方法,如爬山微动弹性带(Climbing-Image NEB, CI-NEB)。
NEB方法通过在初末态之间插入一系列的中间构型,并将这些构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弛豫,最终得到连接初末态的最小能量路径。CI-NEB则能确保其中一个image精确地收敛到能量最高的鞍点位置,从而获得精确的扩散能垒。
结论
扩散能垒是连接微观原子相互作用与宏观物质输运现象的核心物理量。它在物理本质上源于原子迁移过程中为克服化学键、晶格畸变等障碍而必须付出的能量代价。
阿伦尼乌斯关系为其宏观效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空位、间隙等微观机制则决定了其具体数值。得益于以DFT-NEB为代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以机器学习为驱动的新兴模拟技术,我们对扩散能垒的理解和预测能力正不断深化,为先进材料的理性设计与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