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总结:氢析出反应HER)作为绿色能源转型的“起点”,在电解水制氢领域举足轻重。然而,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HER不仅反应路径不同,所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材料瓶颈也各具特色。
酸性体系以动力学快速著称,却高度依赖贵金属催化剂,面临成本与耐腐蚀性的双重考验;而碱性体系虽然为非贵金属材料提供了发展空间,却因水分子解离等步骤导致反应缓慢。
正是这些机理与材料难题,推动了大量新型催化剂的不断涌现与机制层面的深入突破。想了解如何“打破”碱性瓶颈?哪些策略能让催化剂在极端环境中脱颖而出?本将带你系统梳理两类HER的本质区别与前沿进展,揭秘氢能世界的底层逻辑。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引言

氢析出反应(HER)作为绿色制氢的关键步骤,在清洁能源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根据反应环境的不同,HER可分为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两大体系,这两者在机理、动力学瓶颈及催化剂设计策略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差异。

酸性HER通常动力学较快,高效催化剂(如Pt)表现优异,但受限于贵金属成本与耐腐蚀性需求。碱性HER则更适合非贵金属催化剂开发,有望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应用,但却因水分子解离等因素导致反应速率明显下降,成为提升整体效率的瓶颈。

因此,深入理解酸性和碱性HER的反应机理,挖掘各自的动力学特征与挑战,并总结近年来在催化剂开发方面的前沿进展,对于实现高效、经济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酸性和碱性HER的机理差异、常见催化剂及最新研究进展展开系统介绍,旨在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和创新思路。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酸性与碱性条件下HER机理对比

HER是在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其机理可用一系列基元反应步骤描述,主要包括Volmer步骤Heyrovsky步骤和Tafel步骤。在酸性介质(如酸性水溶液或质子交换膜电解质)中,阴极反应物为溶液中的质子(通常以水合氢离子H3O+形式存在)。典型机理为:

Volmer步骤(放电步)H3O++e+*H*+H2O。即质子在催化剂活性位上接受电子,被还原为吸附氢原子(记作H*)。

Heyrovsky步骤(电化学脱附步)H*+H3O++eH2+H2O。即一个吸附氢与溶液中另一个质子结合,经过电子转移生成氢气。

Tafel步骤(化学重组步)2H*→H2。即两个吸附氢原子直接在催化剂表面重组生成氢气。

以上三步中,通常有一步是速率控制步骤(RDS),在不同催化剂表面可能不同。在酸性条件下,Pt等高效催化剂上HER动力学非常快,以至于受质子扩散或气泡脱附限制;但在动力学分析中,一般情况Heyrovsky步或Tafel步可能成为RDS,具体取决于催化剂表面对氢的吸附能等因素。

在碱性介质(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由于溶液中缺乏游离质子,HER需要以水分子作为质子供体。反应总式为:2H2O+2eH2+2OH。对应的机理步骤为:

Volmer步骤H2O+2e+*H*+OH。水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接受电子,解离生成吸附氢原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

Heyrovsky步骤H*+H2O+eH2+OH。吸附氢与另一水分子反应并通过电子转移生成氢气和OH

Tafel步骤2H*→H2。与酸性条件类似,两个吸附氢直接重组放氢。

与酸性机制相比,碱性HER的显著不同在于Volmer步涉及水的解离。水分子的O–H键断裂需要额外能量,因而Volmer步在碱性条件下一般是速率控制步骤,导致HER动力学显著变慢。

具体体现为,在Pt电极上从pH=0到pH=13时,HER交换电流密度下降了2~3个数量级。另一差别是碱性条件下催化剂表面常伴随OH等物种的竞争吸附,可能影响氢吸附和反应路径。

总的来说,在碱性介质中提升HER速率需要促进水的活化和解离过程,以及避免表面被OH等中间体毒化,这对催化剂提出了不同于酸性介质的要求。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HER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在反应机理上有了新的认知,特别是针对碱性条件下缓慢动力学的症结提出了解决思路。

核心问题在于协调Volmer步与后续Heyrovsky/Tafel步的速率,使得两个阶段都不过于滞后。近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碱性HER中可通过构筑双功能活性位来分别加速不同基元步骤,从而平衡反应动力学

典型的案例是Ni/NiO异质表面的设计。Zhao等人在2019年的研究中,通过控制金属Ni纳米晶的尺寸使其表面自然氧化,得到不同Ni与NiO比例的纳米颗粒催化剂。

DFT计算预测,NiO富含的表面有利于水的吸附与解离(加速Volmer步),而金属Ni则有利于吸附氢的结合放出H2(加速Heyrovsky/Tafel步)。实验证实,当NiO和Ni在表面同时存在且比例适当时,催化剂表现出火山形的HER活性依赖关系:Ni/NiO表面Ni占约20%时活性最高。

NiO相促进水的解离生成HNi相促进吸附氢结合成H2,二者协同提高HER速率。实际测试中,平均尺寸3.8nm、表面Ni占23.7%的Ni/NiO纳米晶在10mA·cm2电流密度下仅需约90mV过电位,Tafel斜率41mV/dec,在Ni基催化剂中表现突出。

当Ni或NiO比例偏离最佳值时,HER性能随之下降。这一发现揭示了协同活性位平衡对于碱性HER的关键作用:过多的金属相会限制水解离,过多的氧化相则导致氢结合受阻,唯有两者适当共存才能实现最优性能。

该工作为设计高效碱性HER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在催化剂表面集成多功能位点分别催化不同步,从整体上提升反应速率。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DOI: 10.1093/nsr/nwz145

另一方面,对界面水的结构和作用的认识也在深化。在碱性溶液中,电极表面的水分子和金属氢氧中间体一起参与了Volmer和Heyrovsky步骤,其取向和键合状态会显著影响反应动力学。

近年来利用原位光谱等手段,人们观察到不同结构的界面水,例如“四氢键水”、“双氢键水”等,与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氢(*H)和吸附羟基(*OH)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影响中间体的稳定性。

例如,对Ru表面的原位拉曼研究同时捕捉到了三种不同氢键结构的水,以及吸附H和OH的拉曼信号,揭示了它们在碱性HER机制中的作用。通过调控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种类和浓度,也可以影响界面水的排列,从而改变HER速率。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碱液中加入适量Li+Na+能通过静电作用改变双电层结构,使界面水更易解离,因而提升Pt电极的HER活性。

这些结果提示,在解释HER速率时,不仅催化剂固体表面的性质重要,界面液相结构(特别是水的行为)也是关键因素

因此,未来催化剂设计需同时考虑调控界面水网络,例如通过调节电极表面的官能团或添加促进水分解的“助催化”分子来优化界面环境。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DOI: 10.1038/s41467-023-41030-1

在酸性介质中,HER需克服催化剂腐蚀等挑战,同时Pt虽活性佳但成本高。单原子催化剂设计能极大提高贵金属利用率并调节电子结构。

黄靖芳等构筑的RuO2纳米棒负载碳修饰Pt单原子(aPt/RuO2NR/C)在0.5MH2SO4HER质量活性高达522.7A·mg-1Pt,是Pt/C的260倍;在Pt极低负载下也能保持100%利用效率和快速的Volmer–Tafel析氢动力学。

这种设计通过碳和氧化物协同锚定Pt单原子,不仅提升了H吸附/析出能力,还避免了Pt簇团聚,从而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效催化。另有报道表明,将Ni单原子引入导电MoS2基底也能显著活化其惰性基面(Ni@1T-MoS2),为酸性HER提供丰富活性中心。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表明通过原子尺度调控活性中心(如单原子分散或多金属协同)优化H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是提升酸性HER活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策略

酸性HER、碱性HER的区别是什么?研究进展有哪些?

DOI: 10.1021/acsami.4c06033

【做计算 找华算】
🏅 华算科技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 500+博士团队护航,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