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说明:XAFS技术为研究MOFs的局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本文主要介绍XAFS技术结合小波变换如何精准解析MOF材料的局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合,通过多个研究案例揭示了其构效关系,推动了催化、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更多有关知识请看以往推文

什么是同步辐射R空间?

如何对XAFS数据预处理与拟合分析?

精选干货|同步辐射PDF基础知识及经典应用分析!

MOF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材料。

MOFs因其高度的孔隙率、可调节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功能性,在气体存储、分离、催化、药物传递、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MOFs的研究迅速发展,成为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尽管MOFs的工业应用仍在探索阶段,但其在气体分离与纯化、液体相分离、气体存储、有毒或放射性金属离子吸附、药物传递、化学传感器、光学材料、磁性材料、固体离子导体、电化学能量存储、半导体、光电子器件、超级电容器或低介电材料、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X射线吸收光谱

X射线吸收光谱(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XAS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局部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强大技术。

XAS技术通过分析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特性,能够提供关于材料内部结构和电子状态的详细信息。

XAS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简称EXAFS)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简称XANES)。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XANES主要研究X射线吸收边附近的区域(通常在吸收边以上0-100 eV)。XANES信号对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局部几何结构非常敏感,能够提供关于元素的氧化态化学键角局部几何结构的信息。

XANES的形状变化反映了材料的电子结构变化,因此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电子性质和化学键合。

EXAFSX射线吸收边以上的区域(通常在吸收边以上30-50 eV1000 eV以上)。EXAFS信号主要来源于光电子的散射,这些光电子在材料中传播时会与周围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干涉效应。

这种干涉效应导致了X射线吸收系数的振荡结构,这些振荡结构包含了材料的局部原子结构信息,如原子间距离配位数结构无序度等。

EXAFS信号的分析通常通过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简称FT)来实现,将k空间的信号转换为R空间的信号,从而可以直接观察到原子间的距离分布。

然而,传统的FT方法在处理复杂信号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具有多个散射路径的信号时,信号的重叠可能导致解析困难。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小波变换在EXAFS光谱分析中的作用

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简称WT)是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用于分析信号在不同尺度上的特征。EXAFS光谱分析中,小波变换能够同时在k空间和R空间定位信号的来源,从而更准确地识别不同原子路径对整体信号的贡献

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FT)相比,小波变换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信号,尤其是在处理具有多个散射路径的信号时,能够显著提高信号解析的准确性

通过小波变换,可以更清晰地区分不同原子路径的贡献,从而更准确地确定MOFs中金属中心的局部结构。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利用XAFS技术研究金属有机框架的局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合

XAFS技术在MOFs研究中的应用广泛,涵盖了从催化到能量存储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催化应用中,通过XAFS技术可以精确地确定MOFs中活性金属位点的局部结构和电子状态,从而揭示其催化活性的来源。

能量存储领域,XAFS技术能够揭示MOFs在电化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为设计高性能电极材料提供理论支持。此外,XAFS技术还被用于研究MOFs在气体吸附和存储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帮助优化材料的吸附性能

通过这些实际应用案例,XAFS技术不仅展示了其在MOFs研究中的强大能力,还为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Bugaev团队利用X射线吸收光谱(XAS)技术中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技术,从原子级别研究了Pd功能化的UiO-67 MOF在氢气激活过程中的结构转变及其动态演变。

在氢气激活条件下,Pd功能化的UiO-67 MOF中的Pd²⁺被还原为Pd⁰,形成了主要位于UiO-67 MOF孔隙中的钯纳米颗粒。具体而言,EXAFS光谱在2.03 Å2.29 Å处观察到两个不同的配位壳层,分别对应于Pd-NPd-Cl贡献。

XANES区域观察到的钯纳米颗粒的形成,以及Pd纳米颗粒与乙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钯碳化物的特征XANES特征得到证实。

这些结果表明,在氢气激活条件下,Pd功能化的UiO-67 MOFPd物种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揭示了其催化活性相的真实结构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动态演变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DOI10.1039/C7FD00224F

为了回答关于Co-Co键形成的问题,并揭示大多数Co原子以单核催化活性中心的形式存在,天津大学叶金花团队Co K边进行了WT EXAFS分析。基于详细的WT-EXAFS小波变换分析,作者将1.05.0 Å处的信号归因于Co-N(C)Co-Co相互作用。

对于MOF-525-Co,在1.0-5.0 Å处,一个接近6.0 Å⁻¹WT强度最大值与一个约9.0 Å⁻¹的肩峰得到了很好的分辨,这可以明确地归因于Co-N键(图b)。

Co箔(图a)中观察到的、归因于Co-Co键的7.5 Å⁻¹处的WT强度最大值,在MOF-525-Co中并未检测到。EXAFS拟合支持了WT分析的结论,并揭示了孤立Co原子周围最近邻N原子的配位数为3.9,键长为1.95 Å。这也可以被视为对新开发的MOFCo的四方平面构型以及催化反应中活性位点存在性的额外确认。

通过这种方式,MOF-525-CoWT-EXAFS分析表明,Co原子以真正的孤立原子形式存在于框架中,呈现出四方平面构型。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DOI10.1002/anie.201608597

清华大学李亚栋研究团队利用WT-EXAFS分析揭示了ZIF-8框架中Ru₃簇的形成过程。在ZIF-8框架笼中,Ru₃(CO)₁₂分子作为活性位点,经800°C热解后形成由氮稳定的Ru₃/CN簇。Ru KXANES表明Ru₃簇带正电荷。

EXAFS-FT曲线显示Ru₃/C有两个N壳层峰,分别位于2.3 Å3.0 Å,初步归因于Ru-RuRu-C散射。

WT-EXAFS分析进一步区分了RuC原子的贡献。第一壳层WT等高线图中,Ru₃/CN4.2 Å⁻¹处有强度最大值,对应Ru-N散射。更高配位壳层中,出现2.3 Å⁻¹7.0 Å⁻¹两个额外强度最大值,源于Ru-C贡献。

FEFF计算的加权EXAFS路径振幅显示,Ru-N(C)路径在4.2 Å⁻¹附近有单峰,Ru-Ru路径在8.7 Å⁻¹有主峰和3.8 Å⁻¹肩峰。

随着Debye-Waller因子从0.005增加到0.015 ŲRu-Ru路径主峰移动至7.0 Å⁻¹,说明2D图中7.0 Å⁻¹WT最大值归因于Ru-Ru散射。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DOI10.1021/jacs.7b05018

另一种MOF的广泛应用是合成嵌入金属纳米颗粒的无定形碳壳,这些金属纳米颗粒来源于MOF的分解。

北京科技大学巨新团队合成了源自双金属MOFs的多孔Ni@C材料,并用这种材料来改善LiBH₄的脱氢性能。

首先,通过Ni KXAS证明了Ni²⁺离子替代了双金属MOF-5中的Zn²⁺离子(图a)。其次,通过将Ni@C复合材料的谱图与金属箔的谱图以及相应的径向分布函数进行比较,证实了金属纳米颗粒的形成(图b)。

在傅里叶变换数据中,Ni1-MOF-5Ni2-MOF-5的第一个氧配位壳层位于1.6 Å,而NiO中的Ni-O距离为1.7 Å。对EXAFS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提供关于Ni/Zn替代后[Zn₄O]⁶⁺簇中Ni-NiNi-Zn对的额外信息。

Ni@C-1(在Ar1000°C处理MOF结构后)的FT-EXAFS显示出与Ni金属箔谱图相似的精细结构,Ni-Ni距离为2.0 Å

同步辐射XAFS如何分析MOF?

DOI10.1016/j.jallcom.2017.11.191

总结

XAFS技术,特别是其结合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为研究MOFs的局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通过XAFS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深入理解MOFs的结构性能关系,从而为开发新型MOFs材料和优化其应用性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XAF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MOFs研究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有望推动MOFs在更多领域的实际应用。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上午11:16
下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下午12: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