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

说明:文章华算科技系统介绍了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两大核心——自由电子激光(FEL)与衍射极限储存环(DLSR)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全球代表性装置,强调其在高压科学、材料、化学、生物等领域提供原子级空间分辨与飞秒级时间分辨的革命性研究能力,并展望了发射度极限突破、智能运行、技术融合及未来第五代光源的发展方向。

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作用下沿曲线运动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高亮度、宽光谱范围、自然窄角准直、高极化度和脉冲时间结构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分子和原子物理、细胞生物学、医学应用、纳米技术、催化和文化遗产等领域。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

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演进,从第一代兼用光源(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第二代专用同步辐射储存环(如美国Tantalus I)、第三代插入件光源(如上海光源),到当前的第四代光源,其辐射质量不断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基于直线加速器(LINAC)的自由电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 FEL)和基于储存环的衍射极限储存环(Diffraction-Limited Storage Ring, DLSR)。

 

01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定义与类型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代表性技术是自由电子激光(FEL)衍射极限储存环(DLSR)

自由电子激光基于直线加速器,通过光辐射与相对论自由电子的相干放大产生高亮度相干辐射;而衍射极限储存环则通过优化储存环设计,使电子束发射度达到光子衍射极限,实现高亮度和高相干性。

关于第四代光源的具体定义,在早期曾有不同观点,但随着2009年美国斯坦福LCLS(Linac Coherent Light Source)成功产出0.1纳米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以自放大自激辐射(SASE)为原理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被广泛视为第四代光源的核心。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如FLASH(DESY,2007年)、LCLS(SLAC,2009年)、SACLA(日本,2011年)和Elettra(意大利,2012年)已成为第四代光源的典型代表。

在中国,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施(SXFEL)也于2019年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在第四代光源领域的进展。另一方面,衍射极限储存环如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在建设中,例如北京的HEPS项目,旨在实现电子束发射度的显著降低。

 

02
自由电子激光(FEL)的原理与特点

 

自由电子激光是一种类似于激光的同步辐射源,但其工作原理基于经典自发辐射和相对论背景下的光学放大。

当电子束进入波荡器(undulator)时,电子开始振荡并发射电磁波;这些波与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纵向洛伦兹力,使电子在束中形成周期性分布的微束,从而增强初始波的强度,实现光学放大。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

与标准激光不同,FEL的强度与电子总数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其亮度可以指数级增加。

自由电子激光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高亮度与相干性FEL具有完全的横向相干性,其瞬态亮度是典型第三代光源的10^10倍以上,基波光子能量可达几十keV,发射度(准直性)达到0.1μrad。

超快时间结构FEL产生飞秒量级的超快脉冲,使其能够捕捉原子和分子尺度的瞬态动态过程。

频谱灵活性FEL的频率连续可调,频谱范围广,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高且可调,偏振性强。

这些特性使FEL成为探索瞬态和动态物理过程、研究核反应和化学反应机理的强大工具。例如,LCLS和SACLA装置已用于时间分辨光谱学和成像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时间和能量分辨率。

 

03
衍射极限储存环(DLSR)的原理与特点

 

衍射极限储存环是第四代光源的另一分支,其核心目标是使电子束的发射度达到光子衍射极限,即发射度接近或低于λ/4π(其中λ为光子波长),从而实现高亮度和高相干性辐射。

技术上的突破包括紧凑型多弯铁消色散结构(MBA)设计、小孔径磁铁与新型真空镀膜技术的协同应用,这些技术显著降低了电子束的发射度。

衍射极限储存环的特点包括:

高亮度与高通量由于辐射功率集中在小光斑范围内,DLSR提供极高的亮度和通量,适用于高分辨率实验。

高相干性DLSR辐射的光源具有高空间相干性,支持相干衍射成像(CDI)和软X射线非弹性共振发射谱(RIXS)等应用。

稳定性基于储存环的设计确保了辐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适合多用户平台操作。

中国的HEPS项目是DLSR的典型例子,其设计目标是将电子束发射度降低至1 pm·rad量级,以提供卓越的亮度性能。类似的项目还包括欧洲的ESRF升级计划和德国的PETRA IV。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

04
应用领域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在多个科学领域发挥了革命性作用:

高压科学研究HEPS等装置用于高压X射线衍射和光谱学,例如研究地球内部材料的相变和性质。核共振散射和X射线拉曼散射等技术揭示了氢 sulfide 的超导性和 europium 金属的磁态变化。

材料科学相干衍射成像(CDI)允许对非晶体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而X射线显微镜用于纳米尺度相变研究,如硒的非晶态行为。

化学与生物学FEL的超快脉冲使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化学反应动态,如二氧化碳在高压下的分子-非分子转变。

地质学与极端条件同步辐射技术用于研究地幔矿物熔融网络和磷的液-流体相分离,提供了对地球深部过程的洞察。

这些应用展示了第四代光源在提供高空间分辨率(原子尺度)、时间分辨率(飞秒级)和能量分辨率方面的优势。

 

05
未来展望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未来发展聚焦于多个前沿方向:

发射度极限突破实现1 pm·rad量级的极低发射度是储存环设计的关键目标,这将进一步提升亮度性能。

智能化和稳定性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束流的实时调控和智能化光源运行,确保装置的高水平稳定运行。

技术融合衍射极限储存环与自由电子激光的原理融合,可能发展出性能更优异、运行更稳定的混合光源,弥补FEL在稳定性和多用户支撑性方面的不足。

新原理探索基于等离子体尾波加速等新原理的先进光源被视为第五代光源的潜在方向,旨在实现更紧凑和高效的加速器技术。

中国在第四代光源领域正积极投身于设计和研制,如HEPS和SXFEL,未来需要更多可行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以实现代际跨越。

 

06
结论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代表了同步辐射技术的最新演进,通过自由电子激光的超快相干辐射和衍射极限储存环的高亮度设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unparalleled的工具。

这些装置在物理、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推动了突破性发现,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应用,助力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12: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