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面分布图

面分布图作为展示EBSD数据最常用的手段,EBSD技术通过扫描样品,采集晶体学数据,其呈现形式为面分布图,除了上篇推文提到的晶粒面分布图和织构组分面分布图以外,还包含以下几类常见的面分布图:

花样质量分布图(Pattern Quality,PQ):用于量化EBSD衍射花样的“清晰程度”的参数,本质是对衍射带的锐度、对比度及完整性的参数(衍射带越清晰、对比度越高,花样质量越高,对应图中区域颜色越亮,反之越暗)。因此,其在样品分析前、中、后过程中作为样品质量检测工具。

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图1 Ti-Al合金的花样质量分布图。衍射花样质量较高的区域,对应图中区域较亮,反之较暗

相分布图:可直观呈现材料微观区域内“不同物相空间分布”。将原本肉眼无法区分的多相结构转换为清晰的彩色分区,让研究者快速掌握物相种类、占比与分布规律。

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图2 某高熵合金的相分布图

(DOI:10.1016/j.jmst.2024.10.008)

取向分布图:直观呈现材料内部晶粒的“晶体学取向空间分布”的核心工具,将晶粒的晶体学取向转化为可视化的彩色图谱,让研究者快速掌握晶粒取向的全局分布规律、局部差异及与微观组织的关联性。

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图3 某高熵合金的IPF图

(DOI: 10.1016/j.matchar.2025.114812)

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图4 高熵合金的晶内平均取向差(KAM)图。用于表征晶粒内部局部取向差异(DOI:10.1016/j.jmst.2024.10.008)

晶界分析

在EBSD分析体系中,晶界分析是揭示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关联的核心环节。晶界作为相邻晶粒的界面区域,其类型、分布与特征可直接影响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关键性能。EBSD凭借高空间分辨率与精确的取向分析能力,能从微观尺度量化晶界信息。晶界分析展示的数据类型两类:晶界统计直方图和晶界空间分布图。

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图5 某高熵合金的晶界统计直方图

(DOI:10.1007/s12598-024-03154-1)

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图6 某Ti/Al异种合金的晶界空间分布图。小角度晶界(2-15°,红色),大角度晶界(>15°,红色)

(DOI:10.1016/j.mtcomm.2024.111395)

 

以上数据部分来自于Oxford Instrument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材新材料

原文标题:《EBSD 数据解读入门(下):面分布图与晶界分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ZTsAeH_WKg_s18JGEDixQ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18日 下午5:00
下一篇 2025年11月18日 下午5: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