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变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三维视角:其横轴对应K空间(波矢空间),纵轴对应R空间(实空间),而图像中的色彩强度则直观表征了峰高信息。

这种分析方法不仅能精确获取原子间的相对距离(即键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原子种类——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其信号峰在图像中通常更偏向右侧。
原始数据本身往往是无差别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进行美观、直观的可视化呈现,这不仅能提升数据的吸引力,更能有效传递关键信息。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参考顶级期刊的作图范例!接下来,我们将展示基于同步辐射小波变换的数据处理结果。
1、原始数据导出
2、数据处理
3、小波变换
4、数据作图
5、三维图
1、将要处理的数据导入Athena软件。

2、将数据保存为χ(k)的形式。

1、将刚保存的文件用origin打开,留下1,3列数据,其他的删掉。

2、然后将origin数据粘贴替刚才保存的文件(也可以重新新建记事本),然后保存在hama文件夹中。

hama软件中进行小波变换。
1、将得到的文件用origin打开

2、设置参数,画等高线图

3、关掉快速模式(可以做完再关),将开始和结束颜色调好

4、通过填充中的调色板调节,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图片

5、通过调节“线”修改图片中的线,还有“级别”也能调(大家可以试试)

1、做带投影的颜色映射曲面图

2、设置合适的刻度,将Z的起始调换

3、上面的数值超出坐标轴,双击线框–其他–启用即可得到下面的图
4、然后进行颜色、线修改(和上面的差不多),得到想要的图后,关掉快速模式就可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