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开发稳定且高效的铂(Pt)基催化剂来进行氧还原反应(ORR),但Pt基材料的高成本和有限的耐久性等问题仍然存在。
2025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温珍海、福建农林大学次素琴、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夹国华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发表题为《Neighboring Iron Single Atomic Sites Boost PtCo Intermetallic for High-Durability ORR Electrocatalysis》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一种利用单原子铁(Fe)与邻近有序铂钴合金(O-PtCo)之间强相互作用的电催化剂(O-PtCo-FeNC),这些成分被限制在微孔碳中。
FeN3位点与PtCo金属间化合物的独特配位能够精确优化催化剂的尺寸和结构,从而提高PtCo金属间化合物的活性,并实现卓越的ORR性能。
在0.5 M H2SO4中,该催化剂达到0.86 V的半波电位和1.34 A/mgPt的质量活性,与Pt/C相比,性能提高了8.1倍,同时在超过50,000次循环中保持了卓越的耐久性。
原位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孤立的Fe位点降低了邻近Pt位点的d带中心,削弱了吸附能,并协同增强了活性和稳定性。
当该催化剂被应用于混合酸/碱锌-空气电池的空气正极时,其开路电压高达2.32 V,峰值功率密度为751 mW cm-2。
这种金属间化合物与单原子位点的结合为先进的ORR电催化剂树立了新标杆,标志着燃料电池技术的重大进步。

图1: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表征

图2:ORR的电化学性能

图3:原位表征
Neighboring Iron Single Atomic Sites Boost PtCo Intermetallic for High-Durability ORR Electrocatalysis,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5. https://doi.org/10.1039/D5EE0062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