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一、XRD基本概念

  1. 定义
    X射线衍射(XRD)是利用波长0.001–10 nm的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衍射现象,分析物质内部原子排列结构的技术。

  2. 核心优势

  • 无损、快速、高精度

  • 可获取物相组成、晶胞参数、晶粒尺寸、结晶度等结构信息

  • 衍射本质

  • 晶体:长程有序 → 尖锐衍射峰

  • 非晶:短程有序 → 宽化漫散射峰(”馒头峰”)

     

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二、基本原理

1. 布拉格方程(Bragg’s Law)

定义:布拉格方程是X射线在晶体中产生衍射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XRD理论的基石。它简要阐明衍射的基本内涵,揭示了衍射与晶体结构的内在关系。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中时,X射线在照射到相邻两晶面的光程差是2dsinθ。如果光程差等于X射线波长的n倍时,X射线的衍射强度将相互加强,反之在其他地方衍射强度不变或减弱。


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 :X射线波长(常用Cu-Kα: 0.154 nm)

  • :晶面间距(Å)

  • :入射角

  • 物理意义:仅当光程差为波长整数倍时发生相长干涉。

     

    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2. 谢乐公式(Scherrer Equation)

定义:谢乐公式是测晶粒度的理论基础,X射线的衍射谱带的宽化程度和晶粒的尺寸有关,晶粒越小,其衍射线将变得弥散而宽化。谢乐公式用于描述晶粒尺寸与衍射峰半峰宽之间的关系。

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 :晶粒垂直晶面方向的平均尺寸(nm)

  • 校正后的半高宽(FWHM,弧度)

  • :形状因子(0.89–1.0)

  • 适用条件:晶粒尺寸

 

三、X射线衍射仪组成

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组件 功能与要求
X射线源
靶材选择:Cu(通用)、Co(含Fe样品)、Mo(小角度衍射)
测角仪
θ-2θ联动扫描(精度±0.0001°)
单色器
滤除Kβ射线(如Ni滤片)
探测器
闪烁计数器(SC)、位敏探测器(PSD)
分析软件
Jade/HighScore(物相检索)、FullProf(Rietveld精修)

 

四、实验关键参数

测试类型 扫描速度 步长 角度范围 靶材选择
物相定性
2–5°/min
0.02°
5–80°
Cu(非Fe/Cu样品)
晶粒尺寸分析
0.5–1°/min
0.01°
主峰区域
Co(含Fe样品)
Rietveld精修
0.25–0.5°/min
0.005°
10–120°
根据样品优化

 

五、应用实例分析

定性分析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定性分析是根据XRD谱图与标准谱的对比,得出以下信息:a.样品是无定形还是晶体, 无定型样品为大包峰,没有精细谱峰结构;晶体则有丰富的谱线特征;b.所测样品的物相组成,纯相还是非纯相;c.判断晶胞是否膨胀或者收缩。

 

  • 物相鉴定(ICDD PDF卡片库比对)

    • 案例1:LALZO电解质 → 立方相(Ia-3d),衍射峰匹配标准卡片(*JCPDS 00-001-1234*)

    • 案例2:PVDF-HFP膜 → α相(20.3°)与β相(18.5°宽峰),结晶度差异影响离子电导率

  • 晶型判断:收缩/膨胀晶胞 → 峰位偏移(如LiMn₂O₄充电时(111)峰向高角度移动)

定量分析

  1. 晶粒尺寸

  • ZnO纳米颗粒:

    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需Si标样校准仪器宽化)

  • 结晶度

  • PTMG-HDI-BHDS聚合物:PEO特征峰(19.5°)强度降低50% → 结晶度下降 → 离子电导率提升(Nat. Commun. 2021

  • Rietveld精修

  • LiFePO₄脱锂:精修晶胞体积收缩2.1% → 证实两相反应机制(Chem. Mater. 2020

原位XRD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 关键发现 技术价值
相变动力学
LiNiO₂在4.3 V发生H2→H3相变(层间距突变)
解释容量衰减机制
SEI层演化
检测到LiF(38.7°)、Li₂CO₃(31.2°)的生成动力学
优化电解液配方
负极体积变化
Si负极(111)晶面d值膨胀300% → 量化应力分布
指导粘结剂设计

 

六、注意事项与误差控制

  1. 样品制备

  • 粉末样品:过325目筛,避免择优取向(背压法装样)

  • 薄膜样品:硅片基底,扣除基底衍射峰(如Si峰28.4°)

  • 数据验证

  • 重复性:同一样品三次测试,峰位偏差

  • 标样校准:NIST SRM 640c(硅)验证仪器精度

  • Scherrer公式局限

  • 不适用于微观应变导致的宽化(需Williamson-Hall法分离)

 

七、前沿技术拓展

  • 同步辐射XRD:高亮度(>10⁸ photons/s)→ 探测电极/电解质界面副产物

  • 机器学习辅助: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识别物相(准确率>95%,Acta Mater. 2023

  • 3D-XRD:原位追踪晶粒尺度结构演化(如枝晶生长)

 

总结

XRD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 “结构-性能”关联

  • 静态分析:物相鉴定 → 晶胞参数 → 晶粒尺寸

  • 动态分析:原位监测相变/反应机制 → 指导材料设计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一起学电池

原文标题:《XRD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cgEWm_3ieQX_fypd3cQzQ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