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如果将一个开路磁体置于磁场中,则此样品外一定距离的探测线圈感应到的磁通可被视作外磁化场及由该样品带来的扰动之和。多数情况下测量者更关心的是这个扰动量。

 

在磁测领域,区分这种扰动与环境磁场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让被测样品以一定方式振动,探测线圈感应到的样品磁通信号因此不断快速的交变,保持环境磁场等其他量不做任何变化,即可实现这一目的。这是一种用交流信号完成对磁性材料直流磁特性测量的方法。因为在测试过程中,恒定的环境磁场可以直接扣除,而有用信号则可以通过控制线圈位置,振动频率、振幅等得以优化。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正是基于上述理论。VSM 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磁矩测量仪器,它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在一组探测线圈中心以固定频率和振幅作微振动的样品的磁矩。对于足够小的样品,它在探测线圈中振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样品磁矩、振幅、振动频率成正比。在保证振幅、振动频率不变的基础上。用锁相放大器测量这一电压,即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磁矩。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基本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通过振动样品在磁场中产生的感应信号来测量材料的磁性。当振荡器将功率输出到驱动线圈时,驱动线圈带动连接的振动杆以角频率 ω 作等幅振动,从而使处于外加磁场 H 中的被测样品同频率振动。该磁化样品在空间中产生的磁偶极场会随振动而变化,相对于不动的检测线圈来说,这种变化引发检测线圈内产生频率为 ω 的感应电压。

 

振荡器的输出电压还会反馈给锁相放大器作为参考信号。在锁相放大器中,被测信号与参考信号同频、同相,从而经过放大和相位检测,输出一个正比于样品总磁矩的直流电压 VJout同时,另一个正比于外加磁场 H 的直流电压 VHout 也会被检测出(通常为取样电阻上的电压或高斯计的输出电压)。将 VJou 和 VHout 绘制成图,即可得到样品的磁滞回线或磁化曲线。

 

通过测得样品的体积、质量或密度等参数,结合磁滞回线,可以获得样品的诸多内禀磁性特性。如果预先知道样品的退磁因子 N,则可以进一步从实测曲线中求出材料的磁感应强度 B 和内磁化场 Hi,以及技术磁滞曲线。这一方法使得 VSM 能够计算出诸如剩磁 Br、矫顽力 Hc以及最大磁能积 (BH)max 等关键磁性参数,从而实现对材料磁特性的深入分析。

 

振动样品磁强计主要由电磁铁系统、样品强迫振动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组成。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下图所示的为两种类型的 VSM 原理结构示意图,两者的区别仅在于:(1)前者为空芯线圈(磁场线圈)在扫描电源的激励下产生磁场 H,后者则是由电磁铁和扫描电源产生磁场 H。因此,前者为弱场而后者为强场;(2)前者的磁场 H 正比于激磁电流 I,故其 H 的度量将由取样电阻 R 上的电压标注,而后者由于 H 和 I 的非线性关系,H 必须用高斯计直接测量。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1

振动系统

为使样品能在磁场中做等幅强迫振动,需要有振动系统推动。系统应保证频率与振幅稳定。显然适当的提高频率和增大振幅对获取信号有利但为防止在样品中出现涡流效应和样品过分位移。频率和幅值多数设计在 200Hz 和 1mm 以下。

 

低频小幅振动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用马达带动机械结构传动;另一种是采用扬声器结构用电信号推动。前者带动负载能力强并且容易保证振幅和频率稳定,后者结构轻便,改变频率和幅值容易,外控方便,受控后也可以保证振幅和频率稳定。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2

探测系统

在测量过程中,希望探测线圈能有较大的信噪比,同时要求样品在重复测量中取放位置的偏差在一定空间内不影响输出信号大小。前者能够提供测量必要的灵敏度,后者则是保证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探测线圈形状和尺寸的选择是震动样品磁强计的重要关键之一。

 

信号的电动势为线圈到样品间距离 r 的灵敏圈数。因此减小距离 r,增强样品与线圈的耦合,将会使灵敏度大为提高。但是随着距离的减小,样品所在位置的偏差对信号影响就会越大,对样品取放位置的重复性要求就会更加苛刻。可以使用成对的线圈对称的放置在样品两边是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磁化曲线测试

 

 

 

表示物质中的磁场强度 H 与所感应的磁感应强度 B 或磁化强度 M 之间的关系。

 

通过改变外部磁场强度,测量样品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磁化曲线。

 

 

 

磁滞回线测试

 

 

 

磁滞回线表示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化时,强磁性物质磁滞现象的闭合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反映了铁磁质的磁化性能。

 

在一定磁场范围内,周期性地改变磁场方向,记录样品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磁滞回线。

 

 

 

退磁曲线测试

 

 

 

退磁曲线是磁性合金的磁滞回线第二或第四象限那部分的曲线。一般是指用一个单调变化的磁场从饱和状态退磁的情形。

 

在一定磁场范围内,将样品磁化至饱和,然后逐步降低磁场强度,记录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退磁曲线。

 

 

 

升温曲线与升/降温曲线测试

 

 

 

在恒定磁场下,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得到升温曲线;在恒定磁化强度下,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场强度,得到升/降温曲线。

 

 

 

居里温度测试

 

 

 

表示磁性材料中自发磁化强度降到零时的温度,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物质转变成顺磁性物质的临界点。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找到磁化强度降至零时的温度,即为居里温度。

 

 

 

矫顽力测试

 

 

 

矫顽力是指磁性材料在饱和磁化后,当外磁场退回到零时其磁感应强度 B 并不退到零,只有在原磁化场相反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磁场才能使磁感应强度退回到零,该磁场称为矫顽磁场,又称矫顽力。

 

在一定磁场范围内,通过测量样品从磁化至饱和所需的时间,计算矫顽力。

 

 

 

最大磁能积测试

 

 

 

在一定磁场范围内,改变磁场方向,记录磁能积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最大磁能积。表示磁铁 Bm 与 Hm 的乘积

材料,得到矫顽力(衡量材料抵抗磁场变化的能力),剩磁(移除外部磁场后材料保留的磁性),饱和磁化强度(材料能达到的最大磁化水平),常见于各种铁磁、亚铁磁、反铁磁、顺磁和抗磁材料中。一般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01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稀土永磁材料研究

测量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如磁化强度、矫顽力、磁能积等。

02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铁氧体材料研究

测量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如磁化强度、磁滞回线、退磁曲线等。

0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非晶和准晶材料研究

测量非晶和准晶材料的磁性能,如磁化强度、磁滞回线、退磁曲线等。

0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超导材料研究

测量超导材料的磁性能,如磁化强度、磁滞回线、退磁曲线等。

05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合金、化合物及生物蛋白质的磁性研究

测量各类物质的内禀磁特性,如磁化强度、居里温度、矫顽力等。

06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磁性粉末、颗粒、片状、块状材料的测量

测量不同形状的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如磁化强度、磁滞回线、退磁曲线等。

 

Q1

磁滞回线数据如何看? 

通常以磁场范围作为横坐标,emu 那列除以质量(mg 为单位)后的数据作为纵坐标。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Q2

磁滞回线怎么分析? 

曲线与 x 轴的交点就是矫顽力,曲线与 y 轴的交点就是剩磁,饱和磁化强度。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Q3

什么是磁化曲线? 

磁化曲线是表示物质中的磁场强度 H 与所感应的磁感应强度 B 或磁化强度 M 之间的关系。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Q4

为什么有的磁滞回线类似矩形,有的几乎重合? 

这是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磁性材料按照磁化后去磁的难易程度,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

 

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这种材料是极易退磁的,通常软磁铁剩磁较小,软磁铁主要包括软磁铁芯和硅钢片,被广泛用来作为磁力线的通路,即用作导磁材料。

 

硬磁材料:不容易去磁的物质,通常硬磁铁剩磁较大,硬磁铁主要是镍钴、钧钴、钦铁硼和氧化铁等材料。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Q5

想知道样品磁性强弱,看哪个数据? 

永磁材料:看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磁能积(通过磁滞回线可得出);软磁材料:饱和磁化强度,同时要求矫顽力低(磁滞回线要细长);通过算出纵轴的磁矩可判断习性大小,若磁化强度大的话一般认为磁性较强。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科蓝海ZKBO

原文标题:《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物质磁性的测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sdWPiESxTBCNvxUB0tYVQ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9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