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朱老师,计算出来的焓这一项可以与之前计算的内能比较吗?主要是想说明加压对于吸附能的影响,是无压力和有压力时的内能对比是吧?
A:可以的,是的
Q2:朱老师,DFT能否考虑在有限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呢?比如说300~500K的时候
A:目前只能考虑0K
Q3:朱老师,我想考虑压缩应变(compressive strain)的影响,直接改变POSCAR第二行的1可以吗?
1. 比如5%应变,是1.05还是0.95呢?
2. 必须用direct坐标吗?
A:压缩是小于1,必须用分数坐标
Q4:朱老师,电荷转移量怎么看啊
A:算bader电荷
Q5:朱老师,请问我想建立一个气固界面,是不是只能借助MS呢?
A:可以用ms
Q6:朱老师,请问DFT+U时,如果文献中没有人用过的话,U值该怎么确定呢?
A:找不同化合物同种元素
Q7:朱老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当中催化剂和电解液接触,是不是还要考虑溶剂化效应,是不是隐式溶剂化为主呢
A:是的
Q8:朱老师,我绘制DOS图的时候,我试过1000、3000、6000、9000个点,但是都有很尖锐的峰请问要怎么处理啊?
A:点多了就会很尖,用1000-2000
Q9:朱老师,请问 vasp 怎么计算转动惯量和转动特征温度啊?
A:算不了
Q10:朱老师,在算过渡态时初态和末态表面以下原子全部固定了,那么插值后的文件的poscar是不是也要和初态末态一样把下面的原子全固定只弛豫表面一层
A:是的
本次答疑由拥有15年VASP实战经验的华算科技朱老师(同济大学本博、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点击进入《VASP | 理论计算常见问题解答专题》,快速查找更多计算解决方案。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