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表面吸附位点对比:顶位与桥位的几何定义、电子键合机制及稳定性差异

说明:本文华算科技将从几何定义、电子与键合机制、稳定性与吸附能以及在具体催化反应中的意义等多个维度,对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系统性比较和深入剖析。

几何结构与对称性定义

 

从几何角度看,顶位桥位是在晶体表面上基于原子排列定义的相对位置。

顶位(Top Site / Atop Site)其几何定义最为直观,指吸附原子直接位于单个表面金属原子的正上方。在这种构型下,吸附原子与表面形成了“一对一”的垂直键合关系。例如,在常见的面心立方(fcc)金属的(111)晶面上,顶位具有较高的局部对称性,其点群通常为C3v

桥位(Bridge Site)顾名思义,桥位指的是吸附原子“桥接”在两个相邻的表面金属原子之间。吸附原子与这两个金属原子大致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形成了一个“一对二”的键合结构。在fcc(111)晶面上,桥位的局部对称性低于顶位,其点群通常为C2v

除了这两种基本构型,金属表面还存在Hollow Site),即位于三个或更多金属原子围成的空隙中心的位置例如fcc和hcp位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概念在文献中被广泛使用,但学术界并未给出一个统一的、基于精确原子坐标的“标准数学定义”。研究中通常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结构优化,来获得特定体系中吸附原子在不同位点的精确坐标和键长、键角等参数。

 

催化表面吸附位点对比:顶位与桥位的几何定义、电子键合机制及稳定性差异

电子结构与键合机制

 

顶位和桥位在几何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它们与吸附质之间电子结构和键合机制的根本不同。这种相互作用的核心吸附分子的分子轨道与金属表面的电子能带(尤其是d带)之间的交叠与杂化。

顶位键合机制在顶位吸附时,吸附质的成键轨道主要与正下方的单个金属原子的d轨道和s轨道发生最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局域性很强的σ型化学键。

例如,CO分子在顶位的吸附,其5σ轨道与金属轨道形成σ-给予键,同时金属d轨道电子向CO的2π*反键轨道反馈,形成π-反馈键。整个键合作用高度集中于这一对原子之间

桥位键合机制桥位吸附则是一种典型的多中心键合。吸附质的轨道会同时与两个相邻金属原子的d轨道发生交叠。这种更广泛的轨道杂化使得成键电子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离域,从而可能形成更稳定的化学键。

通过差分电荷密度图(Differential Charge Density Plots)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桥位吸附时,电荷的累积和耗散区域会分布在吸附原子和两个金属原子构成的三角区域内,而非像顶位那样集中于一条直线上。这种电子云的离域分布是桥位键合稳定性的重要来源。

 

催化表面吸附位点对比:顶位与桥位的几何定义、电子键合机制及稳定性差异

DOI:10.1038/s41467-022-29875-4

 

稳定性与吸附能比较

 

吸附能是衡量吸附过程稳定性最直接的物理量,通常定义为吸附后体系总能量相对于孤立的吸附质和洁净表面能量之和的差值,其绝对值越大(即数值越负),代表吸附越稳定。

普遍规律是,对于许多简单的原子或分子(如O, H, CO等),桥位吸附通常比顶位吸附更稳定,即具有更高的吸附能。这是因为在桥位,吸附原子可以与两个表面原子成键,形成了更高的配位数,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能量释放。例如,研究表明1,5-三唑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中,桥位模式能量最低(最稳定),而顶位模式能量最高(最不稳定)。同样,Oα-MnO表面的桥位吸附能(-2.8777 eV)也显著高于顶位(-1.2242 eV)。

然而,这一规律并非绝对,吸附位点的偏好性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

吸附质与基底的化学本质不同的吸附质-基底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例如,O原子在Ru(0001)表面,三重hcp位点比双重桥位更稳定,而顶位则完全不稳定。

吸附覆盖度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吸附分子间的横向相互作用(如静电排斥)变得不可忽略,这可能导致吸附位点的迁移。例如,CO在Ni(111)表面的吸附,在低覆盖度下倾向于桥位,但随着覆盖度增加,部分CO分子会转移到顶位以减小空间排斥。

表面应力与重构表面的应变状态也会影响不同位点的相对稳定性。

 

催化表面吸附位点对比:顶位与桥位的几何定义、电子键合机制及稳定性差异

DOI:10.1039/D4EN00953C

 

结论

 

顶位桥位作为金属表面最基本的两种吸附构型,其差异贯穿于表面科学和多相催化的各个层面。

几何结构上看,它们代表了“一对一”与“一对二”的原子配位模式;从电子与键合机制上看,是局域性σ键与多中心离域键的对决;从稳定性上看,桥位通常因更高的配位数而提供更强的吸附,但这受到覆盖度和体系化学本质的精细调控。

最终,这些微观层面的差异在催化反应中被放大,通过影响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和过渡态能垒,直接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 华算科技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500+博士团队护航,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