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位测试(In-situ)是指在模拟真实反应条件下,对材料的结构、成分、电子态等性质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的表征方法,其核心特征是反应条件与表征过程同步。
在原位测试中,通过捕捉反应过程中材料的动态变化,能够有效避免离线测试中出现反应中断导致的结构弛豫、活性中间体流失和产物吸附状态改变等问题。
主要区别于离线测试(Ex-situ,反应后取样分析),离线测试仅能获取反应前或反应后的静态信息,无法追踪反应过程中的动态演变,而原位测试则能记录反应中的变化轨迹,是解析催化反应本质的必要手段。

原位同步辐射XAS通过XANES(近边结构)与EXAFS(扩展边结构)的协同,可在反应过程中实时获取金属原子的价态、配位原子种类、配位数与键长等众多信息,且空间分辨率达到原子级,能精准定位单原子活性位点的局部环境。
具有很强的时间分辨率,能匹配电催化等快速反应的动力学速率,捕捉电位变化、反应物吸附或脱附等过程中活性位点的瞬时结构演变,弥补离线测试中的局限。
同步辐射X射线具有高穿透性,可穿透原位电解池的Kapton膜、石英窗口等装置,兼容酸性或碱性电解液、高压CO2氛围、宽电位范围,且不会与反应体系发生化学相互作用,确保测试结果能真实反映催化过程。

本文将从同步辐射XAS的基础出发,深入解析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它如何与其他表征技术协同作用,揭示了同步辐射在单原子催化剂中的应用。

DOI: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2287-8
在这里,作者成功在镍单原子催化剂(Ni1-C/Cl)中构建不对称的碳–镍–氯(C-Ni-Cl)位点。
通过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表明,在电催化过程中,C3-Ni-Cl位点表现出电位依赖的结构演化,能够很好的优化其对反应物种的吸附构型。该研究拓展了含有不对称单原子位点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为其他工业化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
要证明Ni1-C/Cl是单原子催化剂,首先要排除Ni纳米颗粒或Ni团簇的存在。
在这里,从Ni的K边EXAFS谱图可以看出,Ni foil在2.19 Å处有一个强峰,对应Ni-Ni键,Nin-C/Cl在2.09 Å处有一个较弱的Ni-Ni键峰,说明存在Ni原子聚集;而Ni1-C/Cl完全没有Ni-Ni键峰,只有两个峰分别对应Ni-C键和Ni-Cl键,直接证明Ni原子没有聚集形成簇或纳米颗粒,而是以单原子形式存在。
另一方面,从小波变换(WT)谱图中可以看出,Ni foil和Nin-C/Cl的WT谱图在7.30 Å-1处有一个强峰,对应Ni-Ni键,而Ni1-C/Cl的WT谱图中,只有一个峰在3.85 Å-1处,对应Ni-C/Ni-Cl键,进一步确认了单原子分散性,排除了Ni-Ni键的存在。

证明了单原子分散后,下一步要明确Ni原子的配位结构是什么。通过Zn的K边EXAFS拟合可以看出,Zn原子的配位形式为Zn-C和Zn-Cl,为C3-Zn-Cl不对称结构,说明碳空位诱导不对称配位位点的形成,为Ni单原子的不对称配位提供了参考。
通过Ni的K边EXAFS拟合发现,Ni的配位原子包括C和Cl,无Ni-Ni配位,这直接证明了Ni1-C/Cl中Ni的局部配位结构是C3-Ni-Cl不对称位点,而非对称的Ni-C4位点。

通过原位同步辐射XAS测试可以发现,开路电压下Ni的吸收边位置较高,说明此时Ni为较高价态,当施加阴极电位(从-0.4V到-0.8V vs RHE)时,吸收边向低能量方向明显移动,说明Ni的价态降低,电催化结束后,吸收边又回到接近OCV的位置,说明Ni的价态恢复,结构具有稳定性。
进一步对原位Ni的K边EXAFS进行拟合可以发现,配位结构(键长)也随电位发生细微变化,从而优化了对中间产物的吸附构型。

除了单一的XAS技术之外,XAS与其他表征技术的结合对于分析材料性质来说具有极大的帮助。
在HAADF-STEM图像中,一般单原子会呈现为孤立的亮斑,而纳米颗粒/团簇则会呈现为团聚的亮区。从Ni1-C/Cl的STEM图像中可以看出,只有孤立的亮斑,并无团聚,直观证明单原子分散,这与XAS分析中无Ni-Ni键的结论一致。
从XPS谱图中可以看出,Ni1-C/Cl的Ni 2p3/2结合能高于Nin-C/Cl,说明Ni1-C/Cl中Ni的价态更高,这XANES分析中Ni1-C/Cl吸收边位置高于Nin-C/Cl的结论一致。
另一方面,从XRD谱图中能够发现,Ni1-C/Cl只有碳的宽化峰,无Ni金属或Ni氧化物的特征峰,说明Ni没有形成晶态颗粒,进一步佐证了XAS的单原子分散结论。

在Ni1-C/Cl的原位红外光谱图中可以发现,在1364-1391 cm-1处出现COOH的特征峰,且随电位从-0.4 V到–0.9 V的负移,COOH峰强度增加,说明COOH生成量增加,这与XAS分析到的Ni价态降低电子富集相呼应。

基于XAS确定的配位结构,进一步构建了Ni-C4(对称)和C3-Ni-Cl(不对称)的结构模型,并通过DFT计算了电荷密度分布。
可以看出,在Ni-C4位点中,电子分布对称,Ni中心电子密度均匀,而在C3-Ni-Cl位点中,由于C和Cl的电负性差异,电子分布呈现不对称性,导致Ni中心电子密度局部富集,优化了CO2的吸附能和COOH的生成能。

通过本次解读的文章可以看出,同步辐射XAS技术具备原子级分辨率,可定量解析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配位环境与电子结构,弥补了传统表征难以同时获取微观结构与电子信息的局限,为单原子催化剂的精准结构确认提供了核心依据。
而原位同步辐射XAS进一步实现了电催化过程中活性位点动态演变的实时追踪,可捕捉电位依赖的价态变化与配位键长微调,揭示催化活性与结构动态性的关联,为理解催化反应本质提供了动态视角,是离线表征无法替代的关键技术。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亮度提升与原位装置升级,XAS技术将更高效地解析更多复杂结构,推动催化剂的精准设计,为技术突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