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说明: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化学及其核心分析方法循环伏安法(CV)。文章阐述了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循环伏安法的工作原理,包括伏安图的形成机制、电化学池的构成及电极的选择与准备。最后,通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探讨了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读者通过本文可以系统地掌握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电化学

电化学的定义和作用电化学是一种研究电子转移反应的工具,它将电子流动与化学变化联系起来

化学还原与电化学还原的区别

化学还原通过化学还原剂实现,例如 [Co(Cp*)2能够还原Fc⁺,是因为其 HOMO中的电子能量高于Fc⁺的 LUMO,电子转移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

通过化学还原剂:Fc+ + [Co(Cp*)2]Fc + [Co(Cp*)2]+

电化学还原通过电极实现,电极是一种电导体,通常是铂、金、汞或玻璃碳。通过使用外部电源(例如伏安仪),可以对电极施加电压以调节电极中电子的能量。当电极中的电子能量高于Fc⁺LUMO时,电极中的电子就会转移到Fc⁺

通过电极:Fc+ +e  Fc

驱动力的本质无论是化学还原还是电化学还原,驱动力都源于电子供体(还原剂或电极)与受体(如 Fc⁺)之间的能量差。

电化学的优势电化学可以通过简单地调节电极电压来控制反应的驱动力,并且能够轻松测量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这使得电化学在研究和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1(A) 均相还原和 (B) 非均相还原Fc⁺Fc。电极中电子的能量由伏安仪控制;其能量可以增加,直到电子转移变得有利。DOI:10.1021/acs.jchemed.7b00361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CV是一种强大且流行的电化学技术,常用于研究分子物种的还原和氧化过程。其是通过在设置的一定电压范围,以设定的固定速率从起始电位扫描至终点电位,再以相同速率扫描回初始电位,得到待分析物的氧化峰和还原峰曲线。测试中可以调节的参数有起始电位,终止电位,扫描速率(V s-1等。

循环伏安图中的峰的出现与电化学反应的平衡有关。这种平衡可以用能斯特方程(方程1)来描述。能斯特方程将电化学电池的电位(E)与物种的标准电位(E0)以及体系中氧化态(Ox)和还原态(Red)分析物的相对活度联系起来。

峰的出现是因为在电极电位变化过程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种的浓度发生变化,导致电流的变化。在方程中,F是法拉第常数,R是通用气体常数,n是电子数,T是温度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将能斯特方程应用于铁氰化物(Fc+)到铁氰化亚铁(Fc)的单电子还原反应时,活度被其浓度所替代,标准电位E0被形式电位E0′替代,n被设为1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当对含Fc+溶液进行负电位扫描时,Fc+在电极表面局部被还原为Fc,这一过程产生可测电流并导致电极表面Fc+耗尽。图2展示了相应的循环伏安图,以及伏安曲线上不同位置对应的Fc+(蓝色)与Fc(绿色)的浓度-距离分布曲线。

Fc+与Fc的浓度相对于电极表面距离的变化,既取决于施加的电位,也与物质在电极表面和本体溶液之间的迁移行为相关。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鸭子状”的伏安图形。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2(A−G):在伏安图中不同点处,Fc+(蓝色)和Fc(绿色)的浓度分布与电极距离(d,从电极表面到溶液主体的距离,例如0.5mm)的关系。(H)1 mM Fc+溶液可逆还原为Fc的伏安图,扫描速率为100 mV s−1(I):一般循环伏安法实验中施加的电位与时间的函数关系,表示初始、转换和结束电位(分别为ADG)。DOI: 10.1021/acs.jchemed.7b00361

图H中,起始点A:电位开始扫描时,电极附近的铁氰化物(Fc+)浓度较高。AC的扫描:随着电位负向(阴极方向)扫描,Fc+在电极表面被还原为铁氰化亚铁(Fc)。这个还原过程导致电极附近的Fc+浓度逐渐降低。

C处的峰值阴极电流(ip,c:当电位达到点C时,Fc+的还原速率达到最大,此时观察到峰值阴极电流。这个电流是由溶液主体通过扩散向电极输送额外的Fc+所决定的。随着扫描的继续,扩散层(电极表面含还原态Fc的溶液体积)不断增大,这会减缓 Fc+向电极的传质。

CD的扫描:当电位继续向更负的方向扫描时,由于扩散层的增大,Fc+从溶液主体向电极表面扩散的速率变慢,导致电流随着扫描的继续而减小。切换电位D:当达到切换电位(D)时,扫描方向反转,电位开始正向(阳极方向)扫描。

DE的扫描:尽管电极表面的Fc+浓度被耗尽,但Fc的浓度在电极表面增加,满足能斯特方程。随着施加的电位变得更正,电极表面的Fc开始被重新氧化回Fc+

E处的峰值阳极电流(ip,a:当电位达到点E时,Fc的氧化速率达到最大,此时观察到峰值阳极电流。这个电流是由电极表面Fc被氧化回Fc+所决定的。

BE处的浓度相等:在点E处,电极表面的Fc+Fc浓度相等,符合能斯特方程,E = E1/2。这对应于两个观察到的峰值(C和 F)之间的中点电位由于分析物在电极与溶液主体之间的扩散,两个峰值被分开。

用于CV实验的电化学池

在循环伏安(CV)实验中,电子转移发生时,通过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来维持电中性。当电子从电极转移到分析物时,溶液中的离子移动以补偿电荷并闭合电路。一种称为支持电解质的盐溶解在溶剂中,有助于降低溶液电阻。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的混合物通常被称为电解质溶液

良好的溶剂具有以下特性:在实验温度下是液体;能完全溶解分析物和高浓度的支持电解质;在实验的电位范围内对氧化和还原稳定;不会与分析物或支持电解质发生有害反应;可以被纯化。

良好的支持电解质具有以下特性:在所选溶剂中高度可溶;在实验条件下化学和电化学上是惰性的;可以被纯化。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电极的选择及使用前的准备

循环伏安测试采用三电极系统,即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

工作电极(WE工作电极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界面,其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通过恒电位仪进行控制。该电极需由氧化还原惰性材料制成,具备洁净表面且具有固定几何面积电极表面通常需经机械抛光超声清洗进行预处理,并可能通过循环伏安扫描脱除吸附物质

参比电极(RE具有稳定和定义良好的平衡电位,用作测量其他电极电位的参考点。因此,施加的电位通常报告为相对于特定的参比电极。在水相介质中,常用的参比电极包括饱和甘汞电极(SCE)、标准氢电极(SHE)和AgCl/Ag电极。在非水溶剂中,通常使用基于Ag+/Ag对的参比电极。

电极(CE当向工作电极施加电位以驱动分析物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时,回路中产生电流。对电极的核心功能是闭合电流回路。其表面积需显著大于工作电极,以确保自身反应动力学不影响工作电极上的主导过程。该电极应采用高度惰性材料(如铂网、石墨棒)制成,避免产生干扰性副产物。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3:用于CV实验的电化学池示意图。DOI:10.1021/acs.jchemed.7b00361

循环伏安曲线

循环伏安曲线用于确定氧化还原电位,以及获取有关所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和电化学可逆性的信息。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以半波电位E1/2表示,该电位大致位于两个峰电位的中间。横轴表示施加的电位(E),纵轴表示通过的电流(i)。关键参数包括扫描速率(υ),表示电位变化的速度。

电化学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判断依据

完全电化学可逆过程在可逆的电化学反应的CV曲线中,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位于两个峰值电位中间的半波电位E1/2处,氧化峰(ip,a)和还原峰(ip,c)的峰值比例接近1:1,在想情况下,两个峰之间的电位裂分值ΔEp57/n mV ( 25°C 下,n为反应转移的电子数,4a)

准可逆行为如果化学反应在电子转移之后发生,可能会出现准可逆行为。Qi其中反向峰可能会发生偏移,并且峰电流会降低(图4b)。

不可逆行为如果化学连续反应发生并且结果是不可逆的,反向峰可能会消失,尤其是在扫描速率较慢的情况下(图4c)。

循环伏安法CV曲线怎么分析?

4(a) 可逆行为、(b) 准可逆行为和 (c) 不可逆行为的代表性循环伏安曲线。DOI: 10.1002/aenm.201500858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16小时前
下一篇 16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