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一、 为什么会析锂?

简单来说,当负极无法及时接收嵌入从正极过来的锂离子时这些锂离子就会在负极表面“堆积”并还原成金属锂。析出的锂逐渐堆积就会演变成锂枝晶,锂枝晶分为晶须状,苔藓状,树状和球形四种形状。:

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主要原因可分为操作条件和电池状态两大类:

1.操作条件(外部因素):

低温充电: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低温下:

  • 锂离子在电解液和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度变慢

  • 石墨负极的嵌锂电位升高(变得更正),更容易接近或低于锂沉积电位(0V vs. Li/Li⁺)。

  • 锂离子嵌入石墨需要克服更高的能垒,变得困难。

  • 结果: 锂离子来不及嵌入石墨层间,被迫在表面还原沉积。

    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大电流(快充)充电:

  • 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迁移到负极表面的速度过快

  • 负极石墨接收锂离子并将其嵌入层状结构需要时间(动力学限制)。

  • 结果: 在负极表面形成局部“拥堵”,锂离子浓度过高,电位被拉低至锂沉积电位以下。

     

    过充:

  • 电池被充到超过设计上限电压(如4.2V充到4.5V)。

  • 正极脱出过多锂离子,负极在已接近满嵌状态(电位已很低)下被迫接收更多锂。

  • 结果: 负极电位被强制压低到锂沉积电位以下,导致析锂。

    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充电末期维持高电压/电流: 即使未达到绝对过充,在接近满电状态(高SOC)时仍持续大电流充电,同样容易导致负极电位过低而析锂。

     

    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2.电池状态(内部因素):

  • 负极材料老化或缺陷:

    石墨颗粒破裂、粉化,有效嵌锂表面积减小

    石墨结构无序化,嵌锂通道受阻或嵌锂动力学变差

    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 负极表面SEI膜异常:

    SEI膜过厚或不均匀,阻碍锂离子通过,增加界面阻抗。

    SEI膜反复破裂/修复消耗活性锂和电解液。

     

  • 电解液不足或分布不均:

    电池老化干涸或制造缺陷导致局部电解液枯竭

    锂离子传输受限,局部电流密度过高。

    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 正负极容量配比不当:

    设计时负极容量相对正极不足(低N/P比)。

    在充电末期,负极嵌锂空间不足,电位被快速拉低。

     

  • 电池内部局部短路或微短路:

    导致局部电流密度异常升高,诱发局部析锂。

     

  • 制造缺陷:

    电极涂布不均匀(厚度差异)、有金属杂质、隔膜孔隙不均等,造成局部电流或离子通量集中。

二、 析锂了会怎样?

析锂不仅直接损失活性物质,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显著劣化:

  1. 容量衰减加速:

    ①:活性锂损失: 析出的金属锂会与电解液反应,生成新的、更厚的SEI膜,不可逆地消耗活性锂离子。这些锂离子无法再参与充放电循环。

     

    ②:负极活性材料失效: 锂金属沉积可能覆盖在石墨表面或堵塞孔隙,阻碍后续锂离子的嵌入/脱出。

     

    表现电池容量在循环过程中快速下降,尤其是在低温或快充循环后更明显。

     

  2. 内阻增大:

    ①:析出的锂金属及其副反应产物(新的SEI膜)会增加电极/电解液界面的阻抗。

     

    ②:沉积物可能阻碍离子和电子在电极内的传输。

     

    表现: 电池充放电时电压变化更明显(放电平台下降,充电平台上升),发热量增加,输出功率降低)。

     

  3. 库仑效率降低:

    析锂消耗的锂在放电时无法完全回收(不可逆容量损失),导致充电时充入的电量无法在放电时完全放出。

    表现: 充电容量 > 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放电容量/充电容量)持续下降

     

  4. 自放电率增大:

    析出的高活性锂金属会持续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消耗电荷。

    表现: 电池静置时电压下降速度加快,电量保持能力变差。

     

  5. 产气:

    锂金属与电解液反应会产生气体(如氢气、烷烃类气体等)。

    表现: 电池可能发生鼓包(软包电池最明显),内部压力升高。

     

  6. 热失控风险剧增(最危险!)

    ①:锂枝晶生长: 析出的锂金属往往以枝晶状生长。

     

    ②:刺穿隔膜: 尖锐的锂枝晶可能刺穿隔膜,导致正负极直接接触,引发内部短路。

     

    ③:剧烈放热反应: 锂金属与电解液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内部短路会产生巨大热量。

     

    表现: 可能导致电池起火、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析锂是锂电池热失控的重要诱因之一。

     

  7. 独特的电压特征(检测依据):

    ①:充电末端电压平台异常: 析锂发生时,充电末端电压可能会提前出现一个小的平台或“驼峰”(对应锂沉积反应)。

     

    ②:静置电压异常下降: 满电态电池在静置初期(特别是析锂严重时),由于高活性锂金属持续反应,开路电压会出现一个快速小幅下降(区别于正常的缓慢自放电下降)。

 

总结:

类别
原因
表现
外部因素 低温充电 容量快速衰减
 
大电流/快充 内阻增大 (发热、功率下降)
 
过充 库仑效率降低 (充得多放得少)
 
充电末期高倍率 自放电增大 (静置掉电快)
内部因素 负极老化/缺陷 (表面积↓, 嵌锂困难) 产气鼓包
 
SEI膜异常 (阻抗↑) 热失控风险剧增 (最危险!可能起火爆炸)
 
电解液不足/不均 充电末端电压平台异常/静置电压快速下降
 
N/P比过低 (负极容量不足)
 
 
内部微短路/制造缺陷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一起学电池

原文标题:《总结锂电池析锂原因及表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UUoU4IyuA-GMyZmRPUr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