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充放电测试教程

核心目标: 在受控条件下,对固态电池进行充电(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和放电(锂离子从负极脱出,嵌入正极),并记录电压、电流、时间、温度等关键参数。

固态电池充放电测试教程

重要前提:

  1. 电池准备: 确保你有一个组装好的固态电池(扣式电池、软包电池或圆柱电池)。这通常包括正极、固态电解质、负极、集流体和外壳。

  2. 测试设备: 你需要一台电池测试系统(也叫电池充放电测试仪,例如新威)。它能精确控制电流/电压,并记录数据。

  3. 环境控制: 最好在恒温箱中进行测试,以控制温度(常见25°C)。温度对固态电池性能影响很大。

  4. 压力装置 : 固态电池需要持续、稳定、均匀的外部压力来维持良好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接触。这是区别于液态电池测试的最大特点!

    扣式电池: 使用专用的弹簧夹具螺栓夹具施加固定压力(常用范围:1 MPa – 几百 MPa,具体看研究体系)。

    软包/圆柱电池: 使用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夹具气动/液压压力机,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恒定压力。

固态电池充放电测试教程

 

详细测试步骤流程:

阶段一:准备与连接

  1. 设备检查与校准:

         检查电池测试系统、恒温箱、压力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校准测试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如果设备有此功能或定期需要)。

  2. 设置测试环境:

         将恒温箱设定到目标测试温度(如25°C),并等待温度稳定。

  3. 安装电池与施加压力:

         扣式电池: 将组装好的扣电小心放入夹具中,按照要求(如使用扭矩扳手)拧紧螺丝或安装好弹簧夹具,确保施加设计的压力。记录施加的压力值。

         软包/圆柱电池: 将电池放入压力夹具中,调整夹具或压力机,施加预设的恒定压力。确保压力传感器读数稳定在目标值。

  4. 连接测试线:

         用测试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测试仪对应的正负极通道上。务必确保极性正确(红线接电池正极,黑线/蓝线接电池负极)! 接反可能损坏电池或设备。

         检查连接是否牢固,避免接触不良。

  5. 设备参数设置 (在电池测试系统软件中操作):

        选择通道: 选择你连接电池的测试通道。

       输入电池信息: 通常需要输入一个标识符(如电池编号)。

        设置测试参数 (核心)

          ①充电模式: 恒流恒压充电(最常见)、恒流充电、恒功率充电等。

          ②放电模式: 恒流放电(最常见)、恒功率放电、恒电阻放电等。

          ③电压限制:

             充电截止电压 (V_charge_max): 电池允许的最高充电电压(如对NMC622/Li电池可能是4.2V或4.3V)。

            放电截止电压 (V_discharge_min): 电池允许的最低放电电压(如3.0V或2.5V)。设置不当会损坏电池

          ④电流/倍率:

             充电电流 (I_charge): 根据电池容量计算。例如,容量为1mAh的电池,0.1C倍率意味着充电电流=0.1mA。常用初始倍率如0.1C, 0.2C。

             放电电流 (I_discharge): 同样根据容量和倍率设定,常与充电电流相同或不同。

            恒流恒压切换条件 (仅CCCV模式): 当充电电流降至某个阈值(如0.05C)或达到设定时间时,停止充电。

         ⑤循环设置: 定义一次充放电为一个循环,设置总循环次数(如50次,100次)。

          ⑥静置时间: 在充放电之间或开始测试前设置静置时间(如5-30分钟),让电池内部状态稳定。

         ⑦数据记录间隔: 设置记录电压、电流、时间、容量等数据的频率(如每秒1次或每10mV变化记录一次)。

       命名与保存: 给测试方案命名并保存。

阶段二:执行测试

  1. 启动测试前静置:

        在软件中启动测试程序。通常第一步是静置(如10-30分钟),记录开路电压。

  2. 执行首次循环 (Formation Cycle):

        首次充电: 系统会按照设定的充电模式(通常是CCCV)进行首次充电。首次充电可能使用较小的电流(如0.05C或0.1C),目的是在负极形成稳定的SEI/CEI膜(即使固态电池也需要)。密切观察电压曲线是否正常。

        首次静置: 充电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

        首次放电: 系统按照设定的放电模式(通常是恒流)进行放电至截止电压。记录首次放电容量,这常被视为电池的额定容量。

        首次静置: 放电完成后,再次静置。

  3. 执行后续循环:

        系统会自动重复设定的充放电步骤(充电->静置->放电->静置),直到达到设定的循环次数。

        在整个过程中,持续监控压力是否稳定(对于软包/圆柱电池有传感器的,要记录压力值;扣电则需确保夹具无松动)。

        监控测试软件显示的实时电压、电流曲线是否正常,留意是否有电压骤降、平台异常等。

  4. 过程监控: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恒温箱温度、压力读数。

        注意是否有异常声音、气味、烟雾或电池温度异常升高(可用红外测温枪监测电池表面温度)。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测试

阶段三:测试结束与数据分析

  1. 测试终止:

        当达到设定的循环次数或触发了安全中止条件(如电压超限、温度超限)时,测试自动或手动停止。

        让电池在静置状态下结束。

  2. 拆卸与安全处理:

        先断开测试仪与电池的连接。

        小心释放压力装置(对于高压夹具尤其注意安全)。

        将电池取出。对于测试后状态未知的电池,将其放入防爆容器中妥善存放。

        清理工作台。

  3. 数据导出:

        从电池测试系统软件中导出测试数据(通常是.csv或.txt格式),包含时间、电压、电流、容量、循环次数、状态(充电/放电/静置)等列。

  4. 数据分析 (使用Origin, Python, Excel等工具):

        充放电曲线: 绘制电压-容量曲线。观察充放电平台电压、极化大小、平台长度。

        容量: 计算每个循环的放电容量、充电容量。绘制容量保持率(第N次放电容量/首次放电容量)vs 循环次数的曲线,评估循环稳定性。

        库伦效率: 计算每个循环的库伦效率(放电容量/充电容量 * 100%)。理想值接近100%,效率下降表明存在副反应或锂损失。绘制库伦效率 vs 循环次数曲线。

        能量效率: (放电能量 / 充电能量) * 100%,评估能量损失。

        倍率性能 (可选): 如果测试了不同倍率(如0.1C, 0.2C, 0.5C, 1C),绘制不同倍率下的容量保持率或电压曲线,评估电池的快充快放能力。

        分析失效模式: 观察容量衰减趋势(线性?跳水?)、库伦效率变化、电压极化增大情况,结合充放电曲线形状变化,推断可能的失效原因(如界面劣化、锂枝晶、接触损失、材料结构破坏等)。

        对比分析: 如果测试了不同压力、不同温度或不同材料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固态电池的关键注意事项 

  1. 压力是核心变量: 压力不足会导致界面接触变差,内阻增大,容量急剧下降甚至无法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压碎脆性电解质。报告结果时必须注明测试所用的压力值! 探索最佳压力范围通常是研究的一部分。

  2. 压力均匀性: 确保夹具设计能使压力均匀施加在电池的活性面积上,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3. 界面稳定性: 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兼容性至关重要。测试中观察到的异常可能源于界面反应或接触失效。

  4. 电流密度: 固态离子电导率通常低于液态电解液,高倍率下极化更大。选择倍率时要考虑电池的实际承受能力。

  5. 锂金属负极: 如果使用锂金属负极,要特别关注锂枝晶生长和体积变化问题。低压平台(接近0V vs Li+/Li)的微小波动可能暗示枝晶形成。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一起学电池

原文标题:《固态电池充放电测试教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rf6vHuVNdDqIBe54nr8CA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