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与光催化体系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

说明:这篇文章由华算科技撰写,介绍了同步辐射在电催化光催化体系中的原位研究方法。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XAS、XRDSAXSSR-IR等技术在结构演化与活性机理解析中的作用,掌握同步辐射在多尺度联用与动态反应表征中的重要意义。

一、引言:为何“原位/工况”同步辐射对电催化与光催化至关重要

电催化与光催化体系在反应过程中常伴随价态、配位环境、晶相与纳米结构的快速重构,只有在真实反应条件下进行“原位/工况”观察,才能捕捉瞬态物种与结构演化的关键证据。同步辐射光源具备高亮度、高准直性与宽能区可调特性,显著提升了X射线吸收谱(XAS)、衍射(XRD)与散射(SAXS)等方法的灵敏度与时间分辨能力,为复杂反应体系提供从电子结构到晶格、有序到无序的多尺度信息通道。相关综述系统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适用材料与在电化学体系中的应用需求,强调原位/工况表征对机理解析的重要性。

二、XAS:原位揭示价态—配位—活性位之间的内在联系

XAS的XANES区敏感于价态、共价性与局部配位环境,EXAFS区可解析键长、配位数与无序度;多种探测模式还决定了不同的取样深度,使其既可面向表界面也可面向体相开展研究,这些优势使XAS成为原位反应跟踪的“通用显微镜”。

在电化学能储与电催化体系中,原位高分辨Ni K边XAS清晰追踪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的价态可逆起伏(约+2至+3),与循环稳定性相呼应,展示了价态演化与宏观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因果联动。

在化学催化模型体系中,原位XAS直接观测到反应过程中“预催化剂”向真实活性相的动态自重构现象,并提示在强还原或强氧化环境下会生成短寿命中间体与新活性相,这一认识推动了“活性位在线重构”的机理框架。

面向前沿应用,文献指出需发展更高时间分辨的XAS与耐高压差、抗干扰的原位池,同时与IR、拉曼、RIXS与HERFD-XAFS等协同,实现从金属中心到轻元素动态的全维度解析。

电催化与光催化体系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
XANES/EXAFS原位示意图

三、XRD与PDF:原位解码晶相转变与无序结构

Operando/原位XRD可在电极循环与偏压扫描过程中连续记录衍射花样,解析相变路线与晶格参数演化;结合原位XANES可同步给出价态漂移,实现结构—价态—性能的三维对应。在一类赝电容-电池双功能电极中,原位SR-XRD直观揭示离子交换诱导的相变路径,而K边XANES证实了过渡金属价态的上移,三类证据共同指向储能机制由相演化主导。

当体系生成纳米尺寸、强无序或短程有序相时,传统XRD仅反映布拉格散射的“长程平均”,难以还原真实机制;此时X射线对分布函数(PDF)通过全散射信息给出原子对相关的局域结构,对转换型电极与无定形/纳米相尤其关键,也为催化电极材料中的局域重排提供补充通道。

四、SAXS:原位洞察纳米尺度的形貌与孔道动力学

SAXS在0°–5°小角范围记录弹性散射强度,对粒径、形貌、孔径分布、内比表面积与溶液结构因子等参数敏感,且与XRD、IR、拉曼等可一体化开展原位、静态与动态实验,适合多孔纳米电极在充放电或电催化过程中形貌—结构的时间分辨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SAXS提供的是倒易空间的散射强度分布,需依赖模型拟合与统计平均来反演实空间结构;因此在催化与储能体系中,常将SAXS与XAS/XRD或光谱学联用,以实现“形貌—结构—电子态”的同步互证。

五、多模态原位联用:光催化体系的原子—介观一体化追踪

针对光催化材料的形成与演化,联用SAXS/XRD/XAFS的原位方案能够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从原子到介观尺度同步追踪结构生长、相组成与局域配位的协同变化,并配合Rietveld与PDF等解析流程,实现多尺度结构—性能的贯通解释。该联用策略已用于Bi基光催化材料的CO2辅助自组装过程研究,凸显了多方法一体化的优势与可推广性。

在更广应用中,同步辐射红外(SR-IR)与电化学流通/微型池的结合,使CO2还原(CO2RR)、析氧/尿氧化(OER/UOR)等体系的表面键合与中间体可被原位辨识;现代红外束线还提供从中红外到远红外的宽频覆盖、纳米—微米多尺度空间分辨与微米级成像能力,为反应“热点”与化学分布的可视化奠定基础。

六、原位成像:从形貌到化学态的时空同位

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XRM)随光源升级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形貌走向功能,并能在吸收/相位/布拉格相干等多种衬度下工作;在过渡金属吸收边附近开展谱学成像可将形貌与价态、化学配位等映射到同一空间坐标系中,且全场曝光时间可达几十毫秒,适合原位时间分辨研究与多模态联动。

层叠/扫描相干衍射成像(ptychography)已实现2–5 nm级分辨率,并可联动价态与应变场的解析,为电极/催化颗粒内部缺陷、畸变与离子迁移响应的定量成像提供了可能。

七、原位实验装置与辐照效应:数据可靠性的必要前提

原位衍射常用Kapton窗口与开孔双侧设计的电化学池(如AMPIX原型),允许X束穿透与循环同步采集;在循环伏安与恒电位等工况下,XRD与XANES可同步获取,实现结构—价态—电化学的闭环关联。

同时需重视高通量束流引发的辐射损伤与谱/衍射曲线漂移风险,尤其在时间分辨研究中易将“辐照诱导效应”误判为真实反应信号;因此应通过剂量控制、对照实验与多模态互证来保障机理判断的稳健性。

八、面向电催化与光催化机理的综合范式与展望

综合XAS/XRD/SAXS/PDF与SR-IR、XRM等手段,在统一的原位反应平台上实现“结构—价态—形貌—功能”的多维联动,是破解电催化与光催化反应中活性相形成、短寿命中间体演化与界面耦合过程的关键路径。现有研究已证明原位XAS能够直接见证活性相的生成与可逆转变,原位XRD/XANES联动可描摹相变与价态同步漂移,多模态联用可把原子级配位变化与介观结构演化联系起来。

面向未来,发展更快时间分辨的XAS谱学、耐苛刻化学环境的原位反应池,并强化与RIXS、HERFD-XAFS及振动谱的协同,将有望在真实工况下实现从金属中心到轻元素的全景机理刻画,进一步推动电催化与光催化材料—结构—性能—机理的同位连接。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2025年10月11日 下午5: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