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核磁共振(NMR)测试中,试剂的选择直接影响谱图质量(如信号清晰度、分辨率、干扰程度)和实验成功率。其核心作用是溶解样品并提供稳定的磁场锁定环境(通过氘代试剂的氘核实现),同时需避免干扰样品信号。以下从选择原则、关键因素、常用试剂及适用场景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核心选择原则
液体 NMR 试剂的选择需满足三个核心要求:
良好的溶解性:确保样品完全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浓度通常 5-10 mg/mL,根据核的灵敏度调整)。
化学惰性:不与样品发生反应(如酸碱反应、络合、质子交换等),避免样品结构改变。
信号无干扰:试剂自身的 NMR 信号(尤其是目标核,如 ¹H、¹³C)应已知且与样品信号不重叠,同时纯度高(杂质少)。
二、关键选择因素
1. 氘代试剂的必要性
液体 NMR 几乎必须使用氘代试剂(含氘核 ²H),原因有二:
磁场锁定:氘核(²H)的自旋量子数为 1,可被仪器的锁场系统识别,稳定磁场(避免磁场漂移导致谱线变宽)。
消除试剂信号干扰:普通试剂(如 CHCl₃)中的质子(¹H)会产生强信号,掩盖样品的 ¹H 信号;而氘代试剂(如 CDCl₃)中氘核不产生 ¹H 信号,仅残留少量未氘代的质子(通常<0.1%),信号弱且位置已知。
注:氘代率(氘取代氢的比例)需≥99.5%,否则未氘代的质子信号会干扰谱图。
2. 样品极性与试剂匹配
试剂的极性需与样品极性一致(“相似相溶”),否则样品无法溶解或溶解度过低,导致信号弱、信噪比差。
非极性 / 弱极性样品(如烷烃、烯烃、芳香烃、小分子有机溶剂):
选非极性氘代试剂,如氘代氯仿(CDCl₃)、氘代苯(C₆D₆)、氘代环己烷(C₆D₁₂)。
中等极性样品(如酯、酮、醇、胺):
选中等极性试剂,如氘代丙酮(CD₃COCD₃)、氘代甲醇(CD₃OD)、氘代乙腈(CD₃CN)。
强极性样品(如糖类、氨基酸、水溶性聚合物、离子型化合物):
选强极性试剂,如氘代水(D₂O)、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₆)、氘代三氟乙酸(CF₃COOD)。
3. 信号干扰规避
试剂自身的残留质子(或其他核)信号位置需已知,且与样品目标信号不重叠。例如:
测 ¹H NMR 时,需确认试剂的 ¹H 残留信号(如 CDCl₃的 ¹H 信号在 7.26 ppm)是否与样品的 ¹H 信号区间重叠(如样品芳香区信号可能在 6-8 ppm,需避开 CDCl₃的 7.26 ppm)。
测 ¹³C NMR 时,需注意试剂的 ¹³C 信号(如 CDCl₃的 ¹³C 信号在 77.16 ppm,呈三重峰)是否与样品的 ¹³C 信号重叠。
常见试剂的特征信号位置见下文 “常用试剂表”,可据此预判是否干扰。
4. 化学惰性与样品稳定性
试剂需与样品 “兼容”,避免发生反应:
酸性样品(如羧酸、酚):避免用碱性试剂(如含胺的试剂),可选 CDCl₃、DMSO-d₆、CF₃COOD(酸性试剂,适合强酸性样品)。
碱性样品(如胺、吡啶):避免用酸性试剂(如 CF₃COOD),否则可能发生质子化或中和反应,可选 CDCl₃、DMSO-d₆、CD₃OD(中性偏碱)。
含活泼氢的样品(如醇、胺、羧酸):需注意试剂是否引发质子交换(如 D₂O 中的 D 会与样品的 – OH、-NH₂中的 H 交换,导致活泼氢信号消失)。若需保留活泼氢信号,应选非交换性试剂(如 CDCl₃、C₆D₆);若无需保留,可用 D₂O 简化谱图。
5. 内标与定标需求
NMR 谱图需通过内标物定标(化学位移零点),常用内标为四甲基硅烷(TMS),其 ¹H 信号在 0 ppm,¹³C 在 0 ppm,化学惰性且易溶于非极性 / 中等极性试剂。但需注意:
强极性试剂(如 D₂O、DMSO-d₆)中 TMS 不溶,需用DSS(2,2 – 二甲基 – 2 – 硅戊烷 – 5 – 磺酸钠) 作为内标(¹H 信号在 0 ppm,溶于水和极性溶剂)。
部分试剂已预装 TMS(如 CDCl₃常含 0.03% TMS),无需额外添加;未预装的需手动加入(约 1-2 滴)。
6. 特殊实验需求
变温实验:需选高温稳定性好的试剂(如 DMSO-d₆,沸点 189℃,可用于 100℃以上实验;CDCl₃沸点 61℃,仅适合常温及以下)。
低浓度样品:选背景信号低的试剂(如高纯度 D₂O、CD₃OD),减少杂质信号干扰。
多核 NMR(如 ³¹P、¹⁹F):需确保试剂不含目标核(如测 ¹⁹F NMR 时,避免用 CF₃COOD,其 ¹⁹F 信号会强干扰)。
三、常用氘代试剂及适用场景
以下为实验室常用试剂的关键参数及适用范围(以 ¹H NMR 为主):

四、选择步骤与技巧
初步筛选:根据样品极性(通过结构预判,如含羟基 / 羧基为极性,含长链烷基为非极性)选择 2-3 种候选试剂。
溶解性测试:取少量样品(1-2 mg),分别加入候选试剂(0.5 mL),观察是否完全溶解(无沉淀、无分层)。
兼容性检查:若样品含活泼氢或酸碱基团,通过预实验判断是否反应(如 D₂O 中活泼氢信号是否消失,酸性试剂中碱性样品是否变色)。
信号干扰预判:参考试剂残留信号位置,若样品目标信号(如已知官能团的化学位移)与试剂信号重叠,换用其他试剂(如芳香样品避开 C₆D₆的 7.16 ppm,可选 CDCl₃)。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样品不溶:换用溶解能力更强的试剂(如 DMSO-d₆),或加热超声(避免高温破坏样品);若仍不溶,可尝试混合试剂(如 CDCl₃+ 少量甲醇)。
信号重叠:换用信号位置不同的试剂(如用 C₆D₆使样品信号位移),或通过二维 NMR(如 COSY、HSQC)区分重叠峰。
活泼氢信号消失:若需保留活泼氢,换用非交换试剂(如 CDCl₃);若无需保留,用 D₂O 简化谱图。
试剂杂质信号:选择高纯度试剂(如氘代率≥99.8%),避免使用过期试剂(可能因降解产生杂质)。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科研测试站
原文标题:《液体核磁共振试剂该如何选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bbMZu4dAj0RwmKSkFyvlg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