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系统阐述了扩散能垒的基本概念、核心计算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其在揭示材料内在性能、预测材料稳定性以及指导工艺设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关于扩散能垒的全面理论参考。
在材料科学中,原子、离子、分子或缺陷(如空位)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晶格中不断进行着微观迁移,这一过程被称为“扩散”。然而,这种迁移并非毫无阻碍。
扩散能垒(Diffusion Energy Barrier),也常被称为扩散势垒,指的正是单个粒子(原子、离子等)从一个稳定的格点位置迁移到邻近的另一个稳定位置时,所必须克服的最小能量障碍。

DOI: 10.1038/ncomms15893
我们可以将其形象地理解为微观粒子在能量地形图上“翻山越岭”的过程。材料的晶格结构构成了一个周期性的势能场,原子所在的稳定格点位置对应着能量的“山谷”(势阱),而两个稳定位置之间的路径上则存在能量的“山峰”。
这个“山峰”的最高点,即扩散路径上的能量最大值点,被称为过渡态或鞍点。扩散能垒的数值,就等于这个过渡态的能量与粒子在初始稳定位置(能量谷底)的能量之差。
因此,扩散能垒是一个核心的动力学参数,它直接决定了扩散过程发生的“难易程度”和“快慢速率”。能垒越高,意味着原子需要获得更多的能量(通常是热能)才能成功“跃迁”,因此宏观上表现为扩散速率更慢,反之亦然。这个参数是理解和调控材料中多种物理化学过程的基础,例如相变、蠕变、离子输运和缺陷演化等。
由于在原子尺度直接精确测量扩散能垒极为困难,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模拟已成为研究扩散能垒的主流手段。这些方法主要围绕寻找原子迁移的最小能量路径(Minimum Energy Path, MEP)及其上的能量最高点(鞍点)展开。
核心理论框架
第一性原理计算:目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是计算扩散能垒最可靠和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无需任何经验参数,仅从最基本的量子力学原理出发,通过求解体系的薛定谔方程来精确计算不同原子构型下的总能量。
通过计算原子在初始稳定态、最终稳定态以及迁移路径上一系列中间构型的能量,就可以构建出完整的能量变化曲线,从而确定能垒大小。
关键数值技术
Nudged Elastic Band (NEB) 方法:为了高效地找到最小能量路径(MEP), 爬升图像微动弹性带(Climbing Image Nudged Elastic Band, CI-NEB)方法被广泛应用 。
该技术通过在已知的初始和最终状态之间创建一系列的原子构型“图像”(images),并将这些图像用虚拟的“弹簧”连接起来,构成一条“弹性带”。通过优化算法,这条“弹性带”会逐渐松弛到能量最低的路径上。
其中,“爬升图像”技术会精确地将能量最高的一个图像推到真实的鞍点位置,从而能够非常准确地计算出扩散能垒的高度。

DOI: 10.1063/1.4905209
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
MD模拟通过求解牛顿运动方程来追踪原子在一定温度下的运动轨迹,可以直接观察到扩散事件的发生。通过统计不同温度下扩散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利用阿伦尼乌斯关系式反推出扩散能垒。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研究复杂体系或高温下的动态扩散过程。

DOI: 10.1038/s41563-024-01800-8
神经网络势函数(NN-PES):
近年来,结合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精度和经典势函数计算效率的神经网络方法发展迅速。通过训练大量第一性原理数据,可以构建高精度的神经网络势能面,从而以极低的计算成本快速预测复杂材料体系中的扩散能垒。

DOI: 10.1038/s41467-024-47521-z
扩散能垒是描述微观粒子在材料中迁移难易程度的核心物理量。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和NEB等现代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精确地量化这一参数。
它不仅是理解离子电导率、材料稳定性和缺陷动力学等基本科学问题的钥匙,更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现有材料性能的优化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的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做计算 找华算】
🏅 华算科技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500+博士团队护航,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