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于其低成本、高度可调的结构和潜在的高活性,镍基钙钛矿氧化物被认为是析氧反应(OER)催化剂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其缓慢的表面重构动力学阻碍了催化剂的性能和设计。
2025年4月24日,香港城市大学楼雄文、杨嘉睿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Surface Transformation in Lanthanum Nickelate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Catalysis》的研究论文。
在本文中,作者引入了一种铁离子预蚀刻策略,以增强传统LaNiO3的表面重构。
铁离子水解产生的水合质子会腐蚀La-O端位点,引起晶格畸变,降低重构能垒。
同时,铁离子取代镍在OER重构后产生了关键的活性位点,使低活性LaNiO3变得高度活跃,优于基准RuO2和NiFe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
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XAS)和原位拉曼光谱显示,在表面预蚀刻样品(LNFeⅢ-spe)中,从1.43 V开始,NiO6的表面发生了从角共享到边共享的显著转变。
这种重构由晶格氧机制启动,并转变为吸附剂演化机制,突出了不同OER机制的转变。

图1:合成与表征

图2:样品的电化学测试

图3:样品的原位表征
Surface Transformation in Lanthanum Nickelate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07144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