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安徽工业大学JACS
第一作者:陈志鹏教授 通讯作者:刘明凯教授、曾杰教授 通讯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论文DOI:10.1021/jacs.5c01863 全文速览 温和条件下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合成氨对促进…
-
江南大学AM:调节共轭配位聚合物的氮杂环配体,用于高效和选择性NO3-电还原
电催化NO3–还原反应(NRA)为在温和条件下将NO3–污染物转化为NH3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途径。人们已经开发了广泛的NRA电催化剂,包括金属、金属合金、…
-
大连理工大学Angew:动态迁移-拉拽聚合物电解质设计用于低温锂-硫电池
锂硫(Li-S)电池因其超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¹)、丰富的硫储量、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下一代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的有前景的候选者。 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到穿…
-
宽温锂金属电池!成都理工大学,第一单位发表Angew!
锂金属电池(LMBs)中的传统电解液在高温下会发生不可逆的界面降解,在低温下锂离子去溶剂化/传输动力学缓慢。 在此,成都理工大学舒朝著、华南理工大学梁振兴等人提出了一种半溶剂化六氟…
-
5.36 A mg-1高质量活性!武汉科技大学,新发AEM!
碱性电解质中的析氢反应(HER)在工业规模生产H2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同时这种技术为解决环境挑战和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途径。几十年来,Pt基材料一直被用作高效电催化剂,…
-
10.2倍!中科大孙海定,新发AM!
光电化学(PEC)水分解为将间歇性太阳能以氢的形式储存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最佳的HER动力学,PEC光阴极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然而,由于OER动力学…
-
郑大/浙大AFM:水热氧化还原驱动MnO2相和缺陷工程,增强HMF氧化
用生物质衍生的2,5-呋喃二甲酸(FDCA)替代化石基对苯二甲酸(TPA)用于生物聚酯合成(例如聚呋喃二乙烯酸酯(PEF))对于净零排放目标具有巨大潜力。在各种FDCA合成方法中,…
-
常大顾培洋/港城大张其春,Angew!
研究概述 利用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光催化剂生产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转换的关键绿色技术。合理的材料设计对于提高CMPs的分散性和电荷转移以增强H2O2的…
-
武汉理工大学JACS:侧链锚定设计提升聚碳酸酯基固态锂电池界面稳定性
固态锂金属电池(LMBs)作为新一代储能器件,凭借其优异的安全性能和超高能量密度特点,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众多固态电解质体系中,聚碳酸酯基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不仅具有宽广的…
-
赵东元院士领衔!复旦大学晁栋梁Joule: Mn2+-S 氧化还原电化学用于水系锰离子电池
凭借良好的安全性和环境兼容性,水系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大规模储能的重要技术路线。其中,水系锰离子电池(AMIBs)因其资源丰富和多价态氧化还原特性,展现出发展前景。然而,其高能化路线仍…
-
4.80 µmol g-1s-1,破纪录!悉尼大学/东北大学,最新AM!
研究概述 对淡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雨水和地表水等分配水源的污染日益增加,使得有必要开发创新的现场使用水处理技术。使用固体氧化剂的高级氧化工艺(AOPs)为分散式淡水生产提供了一种…
-
强强联手!南京工业大学戴志晖/刘苏莉&清华大学王定胜,最新EES!
研究概述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在医疗保健和环境应用中极为重要的绿色化学物质,但由于蒽醌工艺耗能且污染环境,其生产面临着诸多限制。 二电子氧还原反应(2e– ORR…
-
中科大/安徽大学ACS Catal.:Lewis酸-碱相互作用起大作用,促进大电流生物质升级
目前的塑料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主,其合成严重依赖于石油裂解并会造成白色污染。相比之下,由2,5-呋喃二甲酸(FDCA)合成的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是一种具有优异生…
-
黑龙江大学付宏刚/王蕾&厦门大学王宇成,最新Nature子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对于建立氢能源工业至关重要,对于从传统能源系统向可持续能源系统的转变至关重要。随着经济高效的阴极催化剂和各种质子交换膜的快速发展,用于阳极催化剂的…
-
徐桂良领衔!华侨大学,第一单位Nature子刊!
钠离子电池(SIBs)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备受关注,但其低能量密度(<160 Wh kg-1)和充电速度慢制约了应用发展。基于此,过渡金属硫属化物(TMC)因…
-
博士生一作!厦门大学乔羽/华科冯光,最新Nature子刊!
对于水系锌电池而言,引入有机共溶剂是一种常见且经济有效的电解质工程方法,其能够重塑电解质的溶剂化环境,并调节锌金属电极上的界面电化学。因此,阐明控制界面动态演化和电化学性能的机制对…
-
安培级!22倍!北大深研院杨世和/港城大黄勃龙,新发Angew!
电催化剂的微环境工程对于指导CO2RR反应路径和稳定多碳产物的关键中间体至关重要,但目前尚未满足工业上对选择性生产最理想的产品(如乙烯或乙醇)的稳定安培级电流水平的要求。 2025…
-
875.4 µmol!山东大学王朋/暨南大学刘小磊,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光催化碘化氢(HI)分解是一种有前景的氢气生成方法,但生成的碘酸根(I3–)引起的光屏蔽效应极大地阻碍了后续反应。 该领域的一个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在不使用额外牺…
-
中科大曾杰/电子科大夏川,Nature子刊!
近年来,羧酸盐主要通过如CO2和CO (COx)电还原、废塑料降解和生物质转化等工程得到。尽管在羧酸盐的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从盐到酸的转化仍然是一个能量密集型过程,这可能会破…
-
复旦大学/厦门大学ACS Catal.: 优化可逆金属氢化物,增强CO2转化为芳烃
使用串联催化剂直接将CO2转化为芳烃为减少碳排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由Ga和Zr复合的固溶体催化剂表现出高的CO2加氢甲醇选择性,并已在轻烯烃和丙烷的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它们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