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
-
东南大学AM:MOF玻璃夹层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
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可调的多孔结构和化学成分,能够促进锌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处Zn2+离子的脱溶和传输,从而提升了安全且经济高效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然而,在电池中确保晶…
-
华中科技大学王春栋/罗为/科廷大学邵宗平,新发 Chemical Reviews
由于光催化和电催化技术在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中具有关键作用,因此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探索先进的催化剂。其中,钙钛矿型 ABO3氧化物因其灵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本…
-
清华王定胜/中南熊禹/西交大黄正清最新Angew|| Rh-M双金属原子对协同催化甲酸氧化
做测试 找华算 01背景介绍近年来,基于甲酸的燃料电池备受关注,因其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压和更低的交叉…
-
化学所文锐Nature子刊:碱性锌空气电池纳米级界面过程的原位可视化
锌空气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但在碱性电解液中存在氧反应可逆性低和锌电极枝晶生长等问题。近年来,非碱性电解质被认为可以改善ZABs的界面过程。然而,电解质在正极和负极上调控的…
-
“易于再生”!山东大学吴昊团队,新发Angew!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新兴的水电解中析氧反应(OER)的预催化剂,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重构物种中MOFs配体的配位化学仍然了解甚少,特别是关于配体调控…
-
阅读顶刊,学习顶刊,成为顶刊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献使用了多种表征手段和理论计算,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学习。本次介绍的内容主要有五部分: 一、文献分享 二、高角环形暗场(HAADF)的原理及在本文献中的深度解读 三…
-
稳定运行超过200 h!北化所「国家领军人才」,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将CO2高效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多碳产物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2025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建玲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
-
OER镍铁之争,谁更胜一筹?港城大楼雄文,今年已3篇Science/Cell子刊/2篇Angew!
成果简介非贵金属杂原子化合物在析氧反应(OER)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原位/操作技术,这种由结构演化效应驱动的活动的起源仍然不清楚。 香港城市大学楼雄文教授…
-
中科院高研院ACS Catal.:构建Zn中空纤维渗透电极,促进安培级CO2电还原
金属Zn由于在地球上的丰度较高、优异的结构形态可调性以及在eCO2RR中对CO的选择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定的晶面,特别是Zn(101)更有利于CO的产生,而Zn(0…
-
打开“隐藏模式”!中科院过程所,发表Angew!
研究概述 开发用于低温下通过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x(CO-SCR)的高性能铱(Ir)基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 2025年3月16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徐文青在国际知名期刊A…
-
2倍!大连理工大学,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乙烯和H2O2一步合成乙二醇简单、环保,是乙二醇生产的一种潜在替代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具有双功能催化剂,在H2O2存在下对乙烯有氧化活性,并且随后对环氧乙烷进行水合反应。…
-
定制催化位点!宁波材料所四剑客联手,新发Nature大子刊!
研究概述 由于C-C键容易断裂,同时还存在多种反应途径,选择性生产高附加值的甘油化学品(如甘油酸)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甘油电氧化过程中,这一挑战更为严峻,因此需要开发理想的电催化剂。…
-
27,000次,82%!EES:低成本、弹性和不易燃的可充电铁离子电池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对于减少温室气体至关重要。然而,间歇性的电力生成需要能源存储系统,这些系统通常由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LIB)制成。尽管LIB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具有吸引力,但昂…
-
1700 小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瑜团队,发表AM!
水系碱性锌空气电池(ZAB)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的电化学可逆性差和电池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 ZAB 的性能,控制负极/电解质/正极之…
-
陈军院士,再发JACS!
开发具有平衡物理化学性质的溶剂,对于高电压正极和锂金属负极至关重要,这将助力实现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未来。 在此,南开大学陈军院士等人报道了全甲基化的四甲基-1,3-二甲氧基二硅氧烷(…
-
北京理工大学陈鹏万/高鑫/陈文星,新发Nature子刊!
在电化学硝酸盐还原(NO3RR)反应中,原子分散的钌-铜双原子催化剂(Ru-Cu DACs)因其独特的不对称配位特性,成为实现可持续氨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然而,如何高效且精准地…
-
中科大鲍骏团队最新Nature子刊:异质单原子位点协同作用,实现高效析氧反应
做测试 找华算 01背景介绍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多步骤、多电子反应中,性能仍不尽如人意。异质…
-
新突破!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优青」团队,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人工光合作用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太阳能驱动的CO2循环利用方法,需要光催化剂具备高效的光吸收能力以及用于与水氧化耦合的独立活性位点。 2025年3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王靖宇…
-
300小时,几乎0衰减!中科大,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设计高效且成本低廉的酸性析氧反应(OER)催化剂对于优化用于制氢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至关重要。 2025年3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