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靶材的选择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来获取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结构和成分分析技术。XRD测试系统中,存在铜(Cu)、铬(Cr)、钴(Co)、钼(Mo)、铁(Fe)等靶材,不同的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波长(λ)不同。测试过程中,XRD靶材的选择,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样品特性、测试需求及设备条件。

另外,根据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某一间距为d的晶面族其衍射角将不同,各间距值的晶面族的衍射角将表现出有规律的改变。因此,使用不同靶材的X射线管所得到的衍射图上的衍射峰的位置是不相同的,衍射峰位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表1对常见的的靶材及其特性进行了总结

表1 常见靶材及其特性

XRD靶材的选择

 

 XRD靶材选择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靶材在XRD测试中会对XRD谱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靶材可以根据需要调整XRD谱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材料结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试要求,选择最合适的靶材进行XRD分析,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接下来,小编将细说XRD靶材选择的影响因素:

1、原子序数与特征波长

原子序数与波长关系:原子序数越大,特征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01
长波长

提高角度分辨率,适合轻元素(如C、O)或小晶格间距分析。

02

短波长

穿透性强,适用于厚样品或高吸收材料(如重金属)。

2、样品性质与荧光效应

荧光效应产生条件:当靶材的Kα能量高于样品元素的吸收边时,会激发荧光辐射,导致高背景噪声。

策略:检查样品元素的吸收边(可通过《X射线质量吸收系数表》查询),选择靶材Kα能量低于样品主元素的吸收边,或足够高以避开主要荧光区域。

01

Cu靶(8.04 keV)会激发Fe(K边7.11 keV),导致荧光,此时改用Co靶(6.93 keV)可避免

02

Mo靶(17.44 keV)能量远高于多数元素的K边,可能激发L系荧光,但通常影响较小。

3、设备兼容性与滤波片

靶材与滤波片配对:滤波片用于吸收Kβ线,保留单色Kα辐射。

01

Cu靶:配Ni滤波片(吸收边8.33 keV,过滤Cu Kβ)。

02

Mo靶:配Zr滤波片(吸收边18.00 keV,过滤Mo Kβ)。

X光管功率:高原子序数靶材(如Mo)可能需要更高电压,需确保设备支持。

4、特殊实验需求

 

高分辨率分析:长波长靶材(如Cr)可增大衍射角,提升峰分离能力。

穿透性需求:短波长靶材(如Mo)适合厚样品、原位实验或小角散射(SAXS)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国家石墨烯质检中心 广东

原文标题:《【检测技术】XRD靶材的选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5SVAtnf0wHqKm7vwBq1VA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