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功函数是固体表面物理学的核心参数,定义为电子逸出材料所需的最小能量。它直接关联材料的电子特性、化学活性与器件性能,在半导体、催化及真空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华算科技将系统阐述其定义、计算方法与物理意义。
什么是功函数?
功函数(Work Function),在物理学中通常用符号φ表示,是一个描述材料表面性质的基本物理量。其物理定义为:在绝对零度下,将一个电子从固体内部(即费米能级所在位置)移动到物体外部紧邻表面的真空区域(即真空能级所在位置)所需的最小能量。
简而言之,功函数衡量了电子脱离材料表面的难易程度,其值越小,电子越容易逸出。

DOI:10.1038/s41467-021-22358-y
从能带理论的角度来看,功函数的数值等于材料的真空能级与费米能级
之间的能量差。其数学表达式为:










需要强调的是,功函数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表面属性,而非体材料的固有属性。它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元素组成,还受到表面晶向、原子排列、表面粗糙度、吸附的杂质或功能基团等多种因素的显著影响。
例如,在金属表面吸附碱金属原子会显著降低其功函数。因此,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其不同晶面或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功函数值也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常见金属的功函数值通常在2-6电子伏特(eV)之间,例如铯(Cs)的功函数约为2.14 eV,而铂(Pt)则高达5.65 eV。
怎么计算功函数?
理论计算方法
理论计算的核心是精确求解上述定义公式中的两个关键能量值。在现代材料科学研究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最主流的方法。

DOI:10.1002/adma.202412005
计算过程通常如下:
构建一个包含真空层的平板模型(Slab Model)来模拟材料的表面。这个模型由数层原子构成,并在其上方留出足够厚的真空区域,以消除周期性边界条件带来的伪相互作用。
通过自洽计算求解该体系的电子结构,从而确定体系的费米能级 。费米能级是整个体系的化学势,在计算结果中可以直接获得。
计算出真空区域的静电势,并取其在远离表面处的稳定值作为真空能级。
将两个能量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该材料特定表面的功函数。除了DFT,一些更高精度的计算方法如量子蒙特卡洛(QMC)等也被用于追求更准确的理论值。
实验测量方法
实验上测量功函数的方法多样,其中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KPFM)是一种常用且功能强大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测量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接触电势差(Contact Potential Difference, CPD)来确定功函数的相对值。
接触电势差与两种材料功函数之差成正比,因此,如果已知探针的功函数,便可精确推算出样品表面的功函数分布,并能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成像。
此外,光电发射谱(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PES)等技术也能通过测量光电子的动能截止边来直接确定功函数值。

DOI:10.1021/acsnano.0c00767
小结
功函数是表征电子从材料表面逸出难易程度的关键物理量,其本质是费米能级与真空能级的能量差。
它不仅是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的核心参数,更在决定电子发射、调控界面势垒、影响催化活性以及优化器件性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理解和设计先进材料与电子器件的基石。
【做计算 找华算】
🏅 华算科技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500+博士团队护航,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