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说明:本文华算科技旨在基于现有研究,晶体结构与相态、形貌与维度、电学性质三个核心维度,对MoS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和深入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应用提供清晰的参考框架。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按晶体结构与相态分类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一层钼(Mo)原子夹在两层硫(S)原子之间形成的“三明治”结构(S-Mo-S),层内Mo和S原子通过强的共价键结合

然而,这些S-Mo-S单元层之间堆叠方式以及Mo原子的配位环境的不同,导致了MoS存在多种晶体结构和相态,它们在热力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质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2H相 (六方相)

 

2H相是自然界中最常见且热力学最稳定的MoS形态。其命名中的“2”表示每个晶胞单元包含两个S-Mo-S层,“H”代表其六方(Hexagonal)对称性

在该结构中,Mo原子处于六个S原子形成的三角棱柱(Trigonal Prismatic)配位环境中。这种独特的原子排列使得2H-MoS呈现出半导体特性,是其在晶体管和光电器件中应用的基础

1T相 (四方相)

 

1T相是一种亚稳态的金属相MoS“1”表示晶胞单元仅包含一个S-Mo-S层,“T”代表其四方(Tetragonal)对称性

与2H相不同,1T相中的Mo原子处于八面体(Octahedral)配位环境中,被六个S原子包围。这种结构导致了能带的重叠,使其表现出优异的金属导电性。

由于其高导电性和丰富的活性位点1T相MoS在电催化(如析氢反应)和储能领域(如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电极)展现出比2H相更优越的性能。此外,还存在如1T’、1T”和1T”’等由1T相发生晶格畸变而产生的亚稳态相。

3R相 (菱方相)

 

3R相是MoS的另一种多型体,其命名表示每个晶胞包含三个S-Mo-S层,并具有菱方(Rhombohedral)对称性

Mo原子的配位环境与2H相类似,同为三角棱柱结构,因此也表现出半导体特性。不过,3R相在自然界中较为少见,通常在较低温度下或特定合成条件下才能获得。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DOI: 10.1039/D1EE03825G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按维度分类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三维(3D)体材料 (Bulk MoS₂)

 

宏观块状的MoS晶体由无数个S-Mo-S单层通过微弱的范德华力堆叠而成体材料的MoS是一种典型的间接带隙半导体,其带隙值约为1.2 eV。这种间接带隙的特性限制了其在光电应用中的发光效率。

二维(2D)纳米片 (Nanosheets)

 

MoS的层数减少到单层或少层时,其性质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于量子限制效应,单层MoS会从间接带隙半导体转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值增大至约1.8 eV

这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其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使其成为制造高效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和谷电子学器件的理想材料。通过机械剥离法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二维MoS纳米片

一维(1D)与零维(0D)结构

 

除了二维片层结构,MoS还可以被制备成纳米管、纳米带等一维结构,以及量子点、纳米颗粒等零维(0D)结构。这些低维结构因其更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边缘效应,在催化和传感领域展现出特殊优势。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DOI: 10.1038/s41467-022-30900-9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按电学性质分类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半导体

 

这是MoS最广为人知的电学身份,主要对应于稳定存在的2H相和3R相。作为一种半导体,MoS拥有一个显著的、且依赖于层数的带隙。正如前文所述,其带隙可以从体材料的~1.2 eV(间接)调控至单层的~1.8 eV(直接)。

这一特性弥补了零带隙石墨烯在逻辑电路应用中的不足,使得MoS场效应晶体管(FETs)能够实现很高的开关比。因此,半导体MoS被视为后摩尔时代延续摩尔定律的有力竞争者。

 

金属

 

MoS1T相存在时,其电学性质转变为金属性1T相的高电导率来源于其八面体配位结构下费米能级附近的高态密度。通过化学插层、等离子体处理或应力工程等手段,可以实现从半导体性的2H相到金属性的1T相的转变。

这种可控的相变工程为构建全MoS基的电子器件(例如,用1T相作为电极,2H相作为沟道)提供了可能。

绝缘体与金属-绝缘体转变

 

严格来说,MoS并非一种典型的宽带隙绝缘体。但在某些文献的语境中,处于“关断”状态的半导体MoS有时会被非正式地描述为绝缘态,以区别于其导电的金属相

更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在强电场、高压或特定掺杂条件下,MoS体系可以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这种转变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种重要量子现象,也为开发新型的存储器和神经形态计算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DOI: 10.1021/acscatal.8b01164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结论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MoS₂的分类与特性:晶体结构、形貌与电学性质的系统性分析

 

二硫化钼(MoS)的分类是一个多维度、跨层次的体系。这些分类方式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紧密关联、互为因果。例如,晶体相态直接决定了其基本的电学属性,而维度变化则深刻地影响着其能带结构。

MoS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和理解,是充分挖掘其材料潜力、设计新型功能器件并推动其实际应用的关键所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MoS的认知和调控将达到新的高度,使其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华算科技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500+博士团队护航,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