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XS如何收到高质量数据——样品制备篇

前言

很多朋友,尤其是对于SAXS测试不熟悉的新手,经常因为没有做好样品的前期准备,导致浪费测试机时,花了测试经费不说,还费时费力。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样品体系,准确地制备好样品呢?本文将为大家以常见的样品体系为例,给大家介绍如何制样,和做好前期准备。个人观点,仅供参考。SAXS如何收到高质量数据——样品制备篇

(图来自DOI: 10.1007/978-3-319-92955-2_2

一、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样品有足够的了解

SAXS样品制备,说简单是因为几乎不需要任何前期处理,说复杂是因为很多朋友不清楚原理,从而无法测到理想数据。因此,我们需要在简单了解SAXS原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样品体系有足够了解,才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数据。

以下是本人根据个人经验,针对一些体系总结的一些问题:

  • 蛋白、核酸类的样品:需要确保样品无聚集、沉淀。因此需要进行前期的透析、或过分子筛、或离心等操作。根据蛋白的大小 ,确定最优的测试浓度。
  • 合金析出相:因为吸收较强,需要根据金属元素种类以及波长,大致估算厚度,估算公式可参考第一章 X射线基础 (scnu.edu.cn)。通常来说,原子序数大的元素吸收越强。该类样品一般都要减薄至100微米以下,才能获得较好结果。
  • 孔材料类样品:这一类样品制备时,只要确保样品不要太厚导致光无法透过就可。
  • 高分子膜等:通常这些样品都比较简单,直接测试即可。
  • 纳米颗粒:如果是要表征纳米颗粒本身的尺寸以及更小尺度的信息,则尽量保持纳米颗粒在溶液中的分散性,避免聚集等。优化浓度设置。
  • 纳米颗粒组装体:要确认想表征的体系,在测试范围之内。如果是表征组装的超晶格,可能会在溶剂中沉淀下去,若无法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在毛细管中组装并测试。
  • 凝胶类、溶胶类:如果是接近于流动态,需要保持样品内部均匀,没有气泡等。

 

二、样品池的选择

样品池的选择,以降低背景散射信号为基本原则。

第一类,所有流体样品
  • 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信号较弱的样品,石英毛细管是最好的选择。
  • 凝胶等部分粘度较大的,无法注入毛细管的样品,可以采用kapton膜封窗制备的样品池。但膜的厚度,越薄越好。SAXS如何收到高质量数据——样品制备篇
第二类,固体样品
  • 粉末类样品,也一般使用kapton膜封装。
  • 其他任何能够自支撑的样品,都要避免额外增加背景。
    SAXS如何收到高质量数据——样品制备篇

     

三、浓度、厚度、分散等
  • 蛋白质、核酸等样品的浓度选择,与其本身大小有关,更与测试光强有关系。蛋白分子量越大,浓度下限就越低。光强越强,所需浓度也就越低。因此,建议准备梯度浓度,以选择最好的测试数据。也可以BSA等标准蛋白为参考。
  • 纳米颗粒等样品的信号通常强于生物大分子样品,尤其是金属纳米颗粒。因此所需浓度也比较低。因此以稀溶液的状态测试,可以避免样品团聚。
  • 粉末样品制样,同理与成分的电子密度有关系。固体样品通常信号较强。建议根据光强制备合适厚度。
  • 金属样品,要根据波长、光强以及成分,尽可能减薄。
  • 液体样品要尽可能保持溶液内的均匀分散;如果是悬浊液的体系,也要在测试时,尽量测试均匀的状态。
  • 薄膜、固体凝胶等其他样品,都要根据实验光强,调整测试的厚度,以获得优质数据。
 
四、背景/溶剂/buffer
基本原则:样品中,除了你需要表征的结构以外,均为背底。
这里主要是注意溶液体系:
  • 样品与缓冲液需要保持尽可能一致,包括除蛋白以外的任何添加剂。
  • 高分子体系中,有的有机溶剂对X射线吸收非常强,此时要尽可能降低样品厚度,例如选择直径更小的毛细管。
  • 固体样品如果采用了kapton膜封装,也要将其作为背景扣除。
总结:通常溶液样品的制样要稍微复杂一点。注意事项较多,包括浓度、样品池选择等。固体样品则制样简单,主要注意厚度即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科学边角料

原文标题:《看顶刊如何用SAXS——Nature,626,1011–1018 (2024):液液相分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jTOsc7egvHY5xYwt-r8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