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Co)基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近年来在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清洁能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Co基催化剂因其成本低、资源丰富、性能接近贵金属催化剂(如Pt)而被视为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从Co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结构特性、催化机理、性能评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结合多篇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和图表分析,全面展示Co基催化剂在ORR中的性能及其发展趋势。




Co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热解法、电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催化剂的结构设计、活性位点的调控以及最终的催化性能。
1. 水热法:通过水热反应合成Co基纳米材料,如CoS、CoSe₂、CoO等。例如,文献中提到通过水热法合成的CoS/NS-rGO复合材料在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此外,文献还提到通过水热法合成的Pt-Co合金催化剂在ORR中表现出接近Pt的催化性能。

2. 热解法:通过热解有机金属前驱体(如ZIFs、金属有机框架)制备Co基纳米材料。例如,文献中提到通过热解ZIF-67-x:y多面体制备的ZIFs-Co NC催化剂在ORR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3. 电沉积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基底上沉积Co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例如,文献中提到通过电沉积法在TiO₂纳米颗粒上负载Co活性组分,制备出Co-CoTiO₃/TiO₂催化剂。
4. 溶剂热法: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Co基纳米材料,如CoSe₂/C、CoS/C等。例如,文献中提到通过溶剂热法合成的CoSe₂/C催化剂在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Co基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对其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纳米结构:纳米结构的Co基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多孔碳包覆Co微球(Co/PC)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有利于传质和反应进行。
2. 合金化:通过与其他金属(如Pt、Ni、Cu、Ag等)形成合金,可以调节电子结构,提高催化活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Pt-Co合金催化剂在ORR中表现出接近Pt的催化性能。
3. 单原子催化剂:通过单原子分散技术,将Co原子分散在载体上,形成单原子催化剂。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SASe/N(300)单原子催化剂在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4. 复合材料:通过将Co与其他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有机框架等)复合,可以提高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S/NS-rGO复合材料在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Co基催化剂在ORR中的催化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吸附氧分子:Co基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吸附O₂分子,形成O₂⁻或O₂^•。
2. 电子转移:O₂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电子转移,形成O₂^•⁻或O₂^•。
3. 析出产物:O₂^•⁻或O₂^•在催化剂表面析出,完成ORR反应。
文献中提到,Co基催化剂在ORR中的催化机理主要涉及O₂的吸附和电子转移过程。如Co–S/NS-rGO复合材料在ORR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子转移效率。




Co基催化剂的性能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通过测量电流密度随电位的变化,评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S/NS-rGO复合材料在0.8 V vs RHE时表现出最高的电流密度。
2. 极化曲线:通过测量电流密度随电位的变化,评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R-Co/CINC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的极化曲线表现出最佳的过电位和电流密度。

3. 塔菲尔斜率:通过测量电流密度与电位的关系,评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Pt3Co1/C催化剂的塔菲尔斜率为52.5 mV/dec,小于Pt/C的83.9 mV/dec。
4. 电子转移数:通过测量电流密度与电位的关系,评估催化剂的电子转移效率。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S/NS-rGO复合材料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电子转移数为3.64-3.75。
5. 稳定性测试:通过长时间循环测试,评估催化剂的稳定性。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S/NS-rGO复合材料在21000秒内仍保持94%的电流保留率。




Co基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燃料电池:Co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ORR性能。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PC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功率密度。
2. 金属空气电池:Co基催化剂在金属空气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ORR和OER性能。例如,文献中提到的ZIFs-Co NC-3:1多面体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高达773.26 m Ah/gZn的比容量和974.31 Wh/kg的比能量。
3. 析氧反应(OER) :Co基催化剂在OER中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例如,文献中提到的Co–S/NS-rGO复合材料在OER中表现出较低的过电位和较高的催化效率。
4. 双功能催化剂:Co基催化剂在ORR和OER中表现出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性能。例如,文献中提到的ZIFs-Co NC-3:1多面体在ORR和OE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