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UiO系列概述

1.材料定义与起源

UiO 系列金属有机骨架是一类以锆离子(Zr⁴⁺)为金属节点、线性二羧酸配体为连接体的晶态多孔材料,由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的科研团队于2008首次开发。

该系列材料的命名源自其母体机构缩写 “UiO”,代表性成员为 UiO-66

其核心结构由 [Zr₆O₄(OH)₄] 次级结构单元(SBUs)与对苯二甲酸(BDC)等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具有八面体中心孔笼与四面体角笼交织的三维网状结构,兼具高比表面积与可调控孔道特性。

核心成员包括UiO-66UiO-67UiO-68

UiO-66:使用对苯二甲酸(HBDC)作为配体,形成八面体孔笼和四面体孔笼交替排列的结构,孔径约0.8-1.1 nm,比表面积达839 m²/g

UiO-67:采用4,4′-联苯二羧酸酯(BPDC)作为配体,孔径扩大至约1.6 nm,但水稳定性较UiO-66差。

UiO-68:使用更长的配体,进一步增大孔径,但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降低。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DOI:10.11862/CJIC.2017.105.

2.核心结构特征

UiO 系列材料的结构优势使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独特性能:

刚性骨架稳定性Zr-O 键的键能高达 200-300kJ/mol,赋予材料优异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 > 500℃)和化学稳定性,可在 pH2-12 的酸碱环境及常见有机溶剂(如 N,N – 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中保持结构完整。

多级孔道结构:典型材料 UiO-66 的比表面积达 1500-2000 m²/g,孔径约 1.1 nm(孔笼直径),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二羧酸配体(如联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孔径可调节至 0.8-2.5 nm,满足不同分子尺寸的分离与催化需求。

配体功能化位点:节点周围的开放配位点及配体上的活性基团(如氨基、羧基)为材料的后修饰提供了丰富位点,可通过配位化学或共价键修饰实现功能拓展。

无机节点与拓扑结构UiO系列的核心为六核金属簇,通过12个线性二羧酸配体(如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等)连接,形成面心立方(fcc)拓扑结构。

这种高配位数(每个金属簇连接12个配体)赋予材料极高的热稳定性(可达500–550°C)和化学稳定性(耐受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

孔隙与缺陷UiO-66UiO-67等成员具有两种笼状结构超四面体笼(约12 Å)和超八面体笼(约16–18 Å),通过微孔三角形窗口(约6–8 Å)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合成的UiO材料常存在缺失连接体缺陷,缺陷浓度可通过调节合成条件(如乙酸调节剂浓度、反应时间)控制,从而显著提升孔隙率(比表面积可达1600 m²/g)与气体吸附性能。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DOI: 10.1039/c4cc09986a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功能化与调控策略

1.配体功能化通过引入氨基(-NH₂)、硝基(-NO₂)等官能团修饰有机配体,可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

例如,UiO-66-NH₂CO₂吸附与催化中表现优异,而UiO-66-NO₂则增强了对特定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DOI: 10.1039/c5dt03178h

2.缺陷工程通过可控缺陷生成路易斯酸位点(如暴露的Zr⁴⁺),提升催化活性。例如,缺陷型UiO-66在酸催化反应中表现出高效性。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关键应用领域

1.催化与能源转化

UiO 系列材料的高稳定性与可设计性使其成为多相催化的理想载体:

CO₂捕集与转化:在 UiO-66 孔道内负载 5 nm Pd 纳米颗粒(Pd@UiO-66),用于 CO₂加氢制甲醇反应,在 200℃3 MPa 条件下,CO₂转化率达 92%,甲醇选择性 > 95%,循环使用 10 次后活性保持率 > 90%

其催化机理归因于 Zr 节点对 CO₂的化学吸附与 Pd 颗粒的氢解离协同作用。

电催化产氧:通过配体工程制备的 UiO-67-Co(钴掺杂)材料,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氧析出反应(OER)活性,过电位仅 280 mV@10 mA/cm²),塔菲尔斜率为 65 mV/dec,性能优于多数贵金属基催化剂。

热电材料开发:将 UiO-67 与聚 3,4 – 乙烯二氧噻吩 – 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复合,制备柔性热电薄膜。

当温度梯度为 50 K 时,其功率因子达 3.67×10⁻² nWm⁻¹K⁻²,电导率提升至 5.96×10⁻³ Scm⁻¹,为废热回收领域提供了轻质化解决方案。

2.吸附与分离

多孔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使 UiO 材料在气体储存与液体分离中具有重要应用:

气体储存:在 77 K1 bar 条件下,UiO-66 的 H₂吸附量达 1.45 wt%(质量分数),结合其低密度(0.65 g/cm³)特性,体积储氢密度达 12.5 g/L;在 298 K35 bar 下,CH₄吸附量达 240 cm³/g,高于多数商用活性炭材料。

水净化膜:将 UiO-66-NH₂与聚酰胺(PA)复合制备纳滤膜,对 Na₂SO₄的截留率 > 98%,水通量达 22.5 Lm⁻²h⁻¹,其氨基基团与水中重金属离子(如 Cu²⁺Pb²⁺)的螯合作用显著提升除污效率,且耐氯性能优于传统 PA 膜。

芳烃异构体分离:利用 UiO-68 的孔径匹配效应(孔径 1.3 nm),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达 15:1,突破传统分子筛的分离极限,为石化行业的芳烃提纯提供新路径。

3.生物医学应用

UiO 材料的可控降解性与表面功能性推动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探索:

药物递送系统:以 UiO-66 为载体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DOX),通过 pH 响应释放机制实现肿瘤微环境(pH 5.5)的靶向治疗。

体外实验表明,DOX 负载量达 40 wt%,在 pH 7.4 的生理环境中 24 小时释放率 ,而在 pH 5.5 条件下释放率达 85%,显著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生物检测传感器:构建 UiO-67@Au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与 UiO 孔道的分子富集作用,对葡萄糖的检测灵敏度达 218 μAmM⁻¹cm⁻²,检测限低至 0.1 μM,适用于微创血糖监测。

骨组织工程:羟基化修饰的 UiO-68-OH 与聚乳酸(PLA)复合支架,其孔隙率达 75%,抗压强度达 15 MPa,且 Zr 离子的缓释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细胞存活率 > 95%,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诱导活性。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结语

UiO 系列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凭借其卓越的结构可调性、化学稳定性与多功能集成潜力,在催化、分离、能源、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需聚焦于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推动 UiO 系列材料在更广泛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找华算做计算👍专业靠谱省心又省时!

益于理论计算化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模拟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运用日益广泛而深入。科研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了“精准制备-理论模拟-先进表征”的研究模式,而正是这种实验和计算模拟的联合佐证,更加增添了论文的可靠性和严谨性,往往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实验+计算”的模式已逐渐成为顶刊标配!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理论计算与科研测试解决方案服务商,为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团队提供材料、催化、能源、生物等领域的理论计算和测试表征解决方案。

华算科技已向国内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提供了超过50000项理论计算和测试表征服务,部分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添加下方微信好友,立即咨询计算服务:电话/微信:13129551561
MOFs门派图鉴:读懂锆基UiO家族的"基因密码"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