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石大/利物浦大学ACS Catal.: 构建Cu/UiO-66-NH2催化剂,实现等离子体催化CH4氧化合成C2+
在温和的条件下直接将CH4和CO2转化为液体产物为缓解全球环境危机和能源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由于其非平衡特性,非热平衡等离子体(NTP)有助于实现在环境条件下CH4和CO…
-
西北大学AFM: B和Fe双掺杂诱导晶格氧机制,强化碱性淡水和海水氧化活性
氢气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无毒和无碳排放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载体之一。电催化水分解法是一种环境友善且高效的制氢方法。与阴极析氢反应(HER)相比,涉及多步电子转移过程的阳极析氧反…
-
青岛科技大学王磊,最新AM!
第一作者:Lingbo Zong, Fenghong Lu, Ping Li, Kaicai Fan 通讯作者:王磊 通讯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论文速览 在合适的载体上包裹金属实体的…
-
3万次循环,几乎无衰减!北化工庄仲滨/李晖最新Nature子刊!
第一作者:Jinjie Fang, Haiyong Wang, Qian Dang 通讯作者:庄仲滨,李晖,Yushan Yan 通讯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 论文速览 …
-
他,北大校友,2024年斯隆奖「诺奖风向标」,光谱学+成像技术,最新Nature子刊!
研究背景 相关系统是指其中的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它们的行为不再能够简单地用单个粒子的理论来描述。这种复杂性使得相关系统具有许多新奇的特性和潜在的应用,超越了传统单粒子框架的范…
-
港城大/深大Angew: HEA引入金属间纳米颗粒,促进NO3−电还原为NH3
电化学硝酸盐(NO3−)还原为氨(NH3)为减少环境中NO3−的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制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由于电催化NO3−还原为NH3反应(NRA)是一个复杂的9质子和8电子转移…
-
COFs大咖!新加坡国立江东林最新Nature Synthesis!
第一作者:Yongzhi Chen, Ruoyang Liu, Yuanyuan Guo 通讯作者:江东林 通讯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 论文速览 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有序的π…
-
内大Matter: Ir-Fe对位点促进电荷转移,助力光电化学水分解
光电化学(PEC)水分解是一种可持续和零排放的绿色产氢技术,其在未来新型能源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赤铁矿(α-Fe2O3)由于其高丰度、优异的稳定性和相对于BiVO4和Ta3N5半导…
-
北航JACS:BiSn氧化物纳米片优化C-N偶联,促进尿素合成
目前,电化学CO2还原为单碳产品的法拉第效率高达100%,还原为多碳产品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1%。然而,在更复杂的C-N化合物的合成中,CO2转化效率仍然不理想。碳化物和氮化物中间体…
-
郑大JACS:Ru原子阵列上氧自由基偶联,实现高效稳定酸性水氧化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能够驱动酸性介质中的水分解,因此被视为未来绿色氢经济发展的重要设备。PEM电解槽中涉及四电子/四质子转移的OER动力学缓慢,通常需要应用大的过电位来…
-
四单位联合Adv. Sci.:构建高熵单原子催化剂,实现酸碱条件下高效氧还原
为了保证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设备的快速反应动力学,需要一个高效的四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氧还原反应(ORR)。单原子催化剂(SACs)中,金属原子作为反应的活性催化中心,表现出良好…
-
川大ACS Catal.:Run+/Ru0耦合氧空位,催化生物质基糖共生产甘油酸和乙醇酸
生物质转化为甘油酸和乙醇酸是通过复杂的级联反应,如开环反应、C-C裂解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行的,因此该过程中具有多功能的多相催化剂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要达到理想的收率,一般需要严格的…
-
中科大ACS Catal.:选择性近100%!高效界面电荷转移促进CO2光转化
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费造成了大气污染和CO2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成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人工光还原CO2为有用的化学原料(如CO、CH4和CH3OH)是解决能源短缺和气候改善的…
-
港理工Matter:钙钛矿晶格中隔离位点起大作用,促进电合成H2O2
设计并开发有效的2e−转移电催化剂(O2+ 2H2O+2e−→H2O2+2OH−)为H2O2的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一般来说,H2O2的选择性形成取决于在ORR过程中维持O-O键的能…
-
机器学习大综述!Nature Catalysis:数据科学加速催化研究进程
研究背景 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ML)在催化领域早有应用,但当时预测算法仅被用于建立各种催化反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PR)。直到最近50年,催化界才更广泛地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图1a)…
-
深圳大学何传新/杨恒攀,最新AFM!
第一作者:Huizhu Cai 通讯作者:杨恒攀,何传新 通讯邮箱:深圳大学 论文速览 本文研究了离子液体对铜(Cu)基材料在CO2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中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硬核!在读博士共一先发Nature!仅隔20天,又发Nat. Catal.!
前言介绍 2024年4月24日和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曹直研究员联合其他课题组分别在Nature和Nature Catalysis上连续发表了最新成果,即“Reg…
-
他,天大校友,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顶刊540+,被引12.5W+!再添一篇顶刊!
成果简介 酸性CO2电还原反应(CO2RR)具有高碳利用效率的优点,但在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HER)和提高多碳(C2+)产物选择性方面还面临很大挑战。虽然Cu0/Cu+界面有利于C…
-
范红金教授,最新Chem!
第一作者:Tao Zhang, Bao Zhang, Yipeng Zang 通讯作者:范红金, 李越 通讯邮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 论文速…
-
Nature子刊: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填补碳纳米管生长机制理解空白!
第一作者:Daniel Hedman,Ben McLean 通讯作者:Daniel Hedman,J. Andreas Larsson,丁峰 通讯单位: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多维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