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朱老师,如图2-CTP吸附到氧化铜表面的反应路径图。绿色和红色两条反应路径,都是反应物首先经过一个反应前络合物(吸附中间体),再经过过渡态到达产物。 如果势垒看成是过渡态减去反应前络合物,绿色路径更优。如果势垒看成是过渡态减去最初的反应物,红色路径更优。请问哪个判断标准更正确呢?

A:能垒=过渡态能量-初态能量,绿色更优
Q2:朱老师,异质结不同的堆垛方式是不是就不考虑晶格适配度了?
A:考虑的
Q3:朱老师,构建2D层状异质结时,选择不同的堆叠类型,旋转的度数是不是不能设置任意的?我设置不同的旋转度数时,再rebulid caystal时边上的原子就乱了
A:要考虑晶格匹配,不能任意设置
Q4:朱老师,我在做Au掺杂在石墨烯的时候,似乎电子步收敛遇到了问题,我的初始结构是让Au原子稍微比石墨烯高个0.5A。请问对于这种掺杂系统不收敛是正常的吗 是不是我需要对Au设置个初始磁矩?
A:可以修改初始模型到高2埃试试
Q5:朱老师,我的Ag掺杂石墨烯的时候,虽然电子步收敛了 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构也并不太合理(原子的对称性不太对)请问这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初始磁矩设定的问题?
A:不用特意设置磁矩
Q6:朱老师,请问在计算催化剂表面基团吸附时,首先考虑了一系列单个基团的吸附,其次考虑反应时共吸附能量最低时与单独基团吸附的位点不同,请问以哪个为准呢?
A:如果是共吸附则以共吸附能量为准
Q7:朱老师,那最终单基团吸附位点与反应中共吸附位点不同,写论文的时候就是各写各吗?
A:是的,因为共吸附彼此有作用会影响稳定性,和单个可能不一样
Q8:朱老师,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加U计算呢?有磁性的物质就需要加U吗?譬如镍、铁、钴等物质?
A:含有d f电子体系
Q9:朱老师,我看有些体系也有d电子也不加U,这种是基于什么情况下考虑的呢?
A:可以加也可以不加,所以会看到两种情况
Q10:朱老师,我用vasp在计算负载石墨烯上的FeN4模型的bader电荷的时候,计算出的Fe上转移电荷量是负数,也就是失去电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A:Fe失去电子是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