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计算能和哪些测试配合?

说明密度泛函理论(DFT)是现代材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理论计算工具。本文华算科技旨在系统阐述DFT可计算的材料核心性质,并深入探讨其如何与各类主流实验表征技术协同作用,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共同推动新材料的发现与性能优化。

 

DFT计算能和哪些测试配合?

DOI10.1038/natrevmats.2015.4

DFT可以计算什么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DFT)作为一种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能够从电子结构层面出发,不依赖经验参数,预测材料的多维度性质。其强大的预测能力使其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石。

DFT能够精确预测材料最稳定存在的原子排布,即基态结构。基于此,可以进一步计算一系列与结构相关的宏观性质,例如晶格常数、平衡体积、结合能弹性常数以及声子色散关系,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硬度和声学特性至关重要。

热力学性质:材料的稳定性是其应用的前提。DFT能够计算材料的形成能、凝聚能以及吉布斯自由能这些是判断材料在特定条件下能否稳定合成或存在的关键热力学判据。

此外,DFT还能用于计算体积模量、热膨胀系数以及晶格热导率等热力学性质,在材料基因组计划等大规模材料筛选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电子与能带性质:电子结构决定了材料的光、电、磁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DFT是计算材料能带结构和态密度(DOS)的核心工具。

通过能带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带隙大小及其类型(直接或间接带隙)从而判断其是导体、半导体还是绝缘体。同时,HOMO-LUMO能级差和局部态密度等信息对于理解分子体系和表面化学行为也至关重要。

 

DFT计算能和哪些测试配合?

DOI10.1038/s41467-019-10468-7

 

光学与磁学性质:DFT能够预测材料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介电函数、吸收光谱和散射频率等参数,可以揭示材料的光学特性。

结合密度泛函微扰理论(DFPT),还可以计算压电张量等响应性质。在磁性材料研究中,DFT被广泛用于预测材料的磁矩、磁序和磁各向异性等性质为新型磁性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表面与催化性质:在催化领域,DFT能够模拟分子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吸附能、d带中心和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垒。

这些计算结果能够从原子尺度揭示催化反应的微观机理,解释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来源,并指导高效催化剂的设计。

 

DFT计算可以和哪些测试配合

 

DFT的真正威力在于其与实验表征的协同作用,二者形成一个“预测验证修正再预测”的闭环研究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和深度。

结构确证: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TEM)配合实验上,XRD是解析晶体结构的标准技术,可提供晶格参数、物相等信息。

然而,对于复杂的或全新的材料体系,仅凭实验数据解析结构可能存在多解性。此时,DFT可以预先计算不同可能结构的能量,预测出最稳定的基态构型。

研究者可以将DFT优化后的原子坐标模拟出理论XRD图谱,并与实验图谱进行比对和精修,从而实现对晶体结构的精确解析。

同样,DFT计算的原子模型可以生成模拟的TEM高分辨图像,与实验观测结果对比,用于确认纳米尺度下的原子排列、界面结构或缺陷形态。

DFT计算能和哪些测试配合?

DOI10.1038/s41467-019-13749-3

 

振动光谱解析:与拉曼光谱(Raman)和红外光谱(FT-IR)配合拉曼和红外光谱是探测材料中化学键振动模式的“指纹”技术。实验谱图中的每一个峰对应一个特定的振动模式,但峰位的归属往往需要理论支持。

DFT能够精确计算材料的声子谱和振动频率。通过将计算出的振动模式与实验谱图中的峰位一一对应,可以清晰地指认每个峰的物理来源,例如某个官能团的伸缩或弯曲振动。

这种结合对于分析材料的相变、应力状态、缺陷和分子构型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电子结构验证:与光电子能谱(XPS/U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配合XPSUPS能够探测材料表面元素的化学态和价带电子结构。

DFT计算的态密度(DOS)和分波态密度(PDOS)曲线可以与实验测得的价带谱直接对比,从而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并深入分析不同原子的轨道杂化和成键情况 。

在光学性质方面,实验测量的UV-Vis吸收光谱可以确定材料的光学带隙。虽然标准DFT泛函通常会低估带隙值,但其计算的能带结构和光学吸收谱在趋势上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能够帮助理解吸收峰的来源(即电子从哪个能级跃迁到哪个能级)。

并为通过掺杂、缺陷工程等手段调控带隙提供理论指导。已有研究通过DFT计算成功验证了实验测量的荧光和磷光量子产率。

 

DFT计算能和哪些测试配合?

DOI10.1038/s41467-020-17241-1

 

催化机理探索:与各类原位表征和性能测试配合在多相催化和电催化领域,实验可以测量催化剂的宏观性能,如转化率、选择性和过电位等。然而,反应的微观路径和决速步骤难以通过实验直接观测。

DFT计算能够弥补这一不足,通过构建原子级的催化剂表面模型,模拟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吸附构型和能量,并计算整个反应网络的能量路径 。

例如,在析氢反应(HER)研究中,DFT计算的氢吸附自由能(ΔG-H*)被证明是预测催化剂活性的关键描述符。

理论计算揭示的机理可以解释实验观测到的性能差异,并预测更有潜力的新型催化剂结构,从而指导实验的优化方向。

 

小结

 

DFT计算与实验表征并非孤立的研究手段,而是现代材料研究中相辅相成的两翼。DFT为实验现象提供深刻的微观机理解释,并预测新材料的潜在性能;实验则为DFT计算提供关键的结构和性质数据以供验证和校准。

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 华算科技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500+博士团队护航,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