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
-
邱介山/姜鲁华/周新Nano Energy:优化多孔钠钨青铜中W-d能带结构,实现类Pt和宽pH氢析出
由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水分解符合可持续和可扩展的绿色制氢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高效、规模化制氢的关键是开发高性能、稳定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
-
陈忠伟院士团队,连发两篇Angew!
成果简介 2024年3月12—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院士在Angew. Chem. Int. Ed.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最新成果,分别是“Atomically Di…
-
中南潘安强/方国赵ACS Energy Letters: 高缠连水凝胶通过界面限域效应实现稳定的锌金属电池
水凝胶电解质有望用于稳定的锌金属电池;然而,开发一种平衡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的水凝胶电解质是极具挑战性的。 在此,中南大学潘安强、方国赵等人报告了一种高度缠连的水凝胶电…
-
西工大马越ACS Nano:多功能健康监测电子设备的水凝胶电解质用于柔性锌离子电池
大多数柔性传感器依赖于复杂的电路设计和外部电源,从而限制了智能电子的集成度和小型化。因此,环境适应性电池的结构设计是制备能够进行时间分辨、长期信号监测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基础。 在此…
-
河北大学AFM:乙酰胺添加剂实现深循环锌电池中的高度致密锌金属负极和宽温水系电解质
可充电锌(Zn)水系电池是大规模储能的理想候选电池,但其非致密和枝状锌沉积、水引起的副反应以及狭窄的工作温度范围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河北大学张宁团队通过在水系电解质中引入…
-
江汉大学王德宇Angew:FSI⁻通过原位构建实现自修复SEI
锂金属负极上的固体电解质相(SEI)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破裂并发生重构,从而导致锂金属电池衰减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自修复特性的 SEI有助于稳定锂/电解质界面。然而,将修复剂均匀…
-
Nature:配体通道实现超快锂离子传导
电动汽车和航空用锂离子电池(LIBs)要求能量密度高、充电快和工作温度范围宽。因此,研究要求电解质需同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低溶剂化能和低熔点,并形成阴离子衍生的无机界面相。 在此,…
-
楼雄文教授,第95篇Angew!
成果简介 可控光催化甲醇C-C偶联制乙二醇(EG)是一个非常理想但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取代目前的高能耗热催化过程。 香港城市大学李振声教授、楼雄文教授等人开发了一种无金属多孔氮化…
-
姚涛/曹林林/罗其全Nano Letters:高指数面Pt壳协同PtCu3金属间化合物壳,显著提升ORR活性
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广泛应用的一个重大挑战是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性能不理想,它需要过量的Pt来促进缓慢的ORR动力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付出大量努力来提高催化剂O…
-
中科大Nano Letters:Fe,Co配位多酞菁中的协同作用立大功,有效提升CO2RR活性
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CO2还原反应(CO2RR)中具有活性高、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CO生成催化剂之一。但是,SAC的活性位点限制和CO2 (806kJ 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