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鲍哲南教授等,最新Nature子刊!
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电子设备——包括电子手套和电子皮肤——可以跟踪人手的运动,并执行物体和手势识别等任务。然而,这种装置仍然体积庞大,并且缺乏适应身体曲率的能力。此外,现有的信号处…
-
麦立强Angew.:基于深共晶溶剂的超稳定锌金属负极,可循环8300h
腐蚀、寄生反应和枝晶生长的加剧严重地限制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发展。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等报告了一种新的策略,打破了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网络,并构建了磺酸盐-H2O深共晶溶剂。 图1 电解…
-
浙大JACS:创新记录!COF基锂电容量达338 mAh/g!
开发具有高稳定性的导电共价有机框架(COFs)对于光电和储能的实际应用是可取的。 浙江大学黄宁、范修林、陈红征等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Janus二酮的COF,它通过烯烃单元的连接实现了…
-
AM:掺杂BF3的MXene双层夹层实现可靠的锂金属负极
为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锂在锂金属负极上可靠的沉积和剥离,表面改性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一个有希望的方法。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Junjie Niu等报告了一种由原位形成的羧酸锂有…
-
伦敦大学Adv. Sci.:粘合剂工程改性CEI实现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
稳定的正极-电解质界面(CEI)对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它的研究却很少。商业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被广泛使用,但没有详细研究其在AZIBs中的适用性…
-
简宏希/何广Nature子刊:锂化普鲁士蓝类似物可作为稳定的锂电正极材料
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是后锂电化学储能有吸引力的活性材料。然而,PBA通常不适合非水锂离子存储,因为它们在长时间循环时不稳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宏希、天津理工大学何广…
-
孙学良/李喜飞/王建涛AM:首次实现LLO正极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的运行!
采用富锂层状氧化物(LLO)作为全固态电池(ASSB)的正极对于实现高能量密度是非常期望的。然而,由于LLO的低电导率和显著的氧氧化还原诱导的结构降解,LLO的动力学较差,阻碍了其…
-
孙学良/李喜飞/王建涛AM:首次实现LLO正极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的运行!
采用富锂层状氧化物(LLO)作为全固态电池(ASSB)的正极对于实现高能量密度是非常期望的。然而,由于LLO的低电导率和显著的氧氧化还原诱导的结构降解,LLO的动力学较差,阻碍了其…
-
中科大宋礼/陈双明ACS Nano:超稳定锌金属负极,全电池寿命超3300圈!
锌金属负极的界面工程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补救措施,可以缓解由于枝晶生长和副反应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然而,保护涂层的低亲和力和附加重量仍然是其进一步实施的障碍。 中科大宋礼、陈双明等通过D…
-
吴浩斌/刘倩倩AFM:新型阻燃稀释剂!同时实现锂金属电池安全和稳定性!
高压锂金属电池(LMB)的发展受到同时与高压正极和锂负极兼容的合适电解液的阻碍。 浙江大学吴浩斌、河北工业大学刘倩倩等开发了一种以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PFPN)为不可燃稀释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