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Nature Energy:再创新高!认证效率高达24%
高度透明钝化触点(TPC)作为晶体硅(c-Si)太阳能电池的前端触点,在理论上可以结合高导电性、优异的表面钝化和高光学透明度。然而,同时优化这些特性仍然具有挑战性。 目前,大多数晶…
-
太强了!10篇Nature、Science正刊,X射线和电子新颖成像方法的先驱ULCA缪建伟
缪建伟,Jianwei (John) Miao,非苗建伟!!!何许人也? X射线和电子新颖成像方法的国际知名先驱! 据小编统计,缪教授已经在Nature和Science正刊上共发表…
-
美国总统都看重的技术!加州大学最新Science
2021年4月6日,美国《国会山报》在推特上放出了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讲话的部分片段,哈里斯在讲话中说:“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外交政策的会议,过去很多年,好几代人是为了石油而战,而在不久…
-
太厉害了!Nature发到手软,曹原今天又发Science!
发了那么多Nature,终于在Science发文了,他这一来,待遇就不一样了,Science的版面非常宝贵,一般的文章都是三个图或者四个图,曹原这篇Science直接上了六个图,实…
-
败给雨神了!南方湿度这么大,怎么保证实验的重复性?
雨神要来了 他看了看手机,已经早上十点,匆匆忙忙从床上跳起来,拉开窗帘一看,又是下雨天!心中的愧疚一下子就没了,这种天气是做不出好实验的,再睡会吧——博士几年折腾后,对雨神的来到满…
-
南京工业大学再发一篇Nature!
2020年3月28日,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团队联合周嵬团队向Nature期刊提交了一篇研究论文。经过接近一年时间的修改,这篇题为“Thermal-expansion offset f…
-
段镶锋,段曦东携手发Nature!
原子级厚度的2D层状材料的出现为在单个或几个原子层的极限下探索低维物理,以及创建具有空前性能或独特功能的功能器件开辟了新途径。除了孤立的2D原子层之外,不同的2D材料(例如石墨烯,…
-
她38岁当选院士,科研之路比颜宁还顺,唯一心愿为人类作贡献
在我国科研领域,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实力,比如大家熟知的30岁即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颜宁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女科学家,38岁就当选了院士,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
-
他研究过胶膜、保温材料、光催化剂,最终凭这个拿了诺贝尔奖!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固体物理学家约翰·巴尼斯特·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英国化学家斯坦利·威廷汉(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化…
-
ACS Catalysis连刊三篇,助力“降碳”行动!将CO2转化为高价值产品
全球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大量的排放,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二氧化碳(CO2)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如何将其转化为高价值产品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重点关注,同时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