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北理曹传宝/朱有启AFM:用于高性能储镁的CuSe纳米片
CuSe作为转换型正极材料,因其比容量大而备受关注,但在重复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结构坍塌,容量衰减严重。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曹传宝(通讯作者)和朱有启(通讯作者)等人在知名期刊A…
-
香港理工张标EnSM: 界面稳定性和溶剂化结构的同步调节实现宽温度锌金属负极
目前可充电锌金属电池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提高Zn金属负极在室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在极端热条件下锌金属负极的稳定循环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应的失效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探索。 在此,…
-
牛津ACS Energy Lett.: 超浓缩电解质的电位MRI:一种测试不可逆热力学的方法
超浓缩电解质在高度热力学上是非理想的,为连续传输理论提供了严格的试验场。迄今为止,原位可视化方法主要集中在电解质浓度的参数估计上,但一个更基础的问题仍然存在:浓缩溶液传输理论本身是…
-
高丽大学AEM: 多孔亲锂Li-Si合金型界面骨架通过自放电机制实现稳定的锂金属负极
锂由于其极高的理论容量和最低的电化学电位而被认为是下一代锂金属电池 (LMB) 的理想负极。 然而由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和严重的副反应引起的安全问题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阻碍了其在LMB中…
-
张继光/Ran Yi等AM:沥青助力纳米硅负极储能更进一步
多孔硅(Si)/碳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能锂离子电池(LIB)的负极材料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在制备过程中,纳米孔结构中Si的收缩和烧结往往会削弱多孔Si的全部优势。 近日,太平洋西北国…
-
中东技术大学Nano Energy:基于织物的人机界面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材料的进步,电子纺织品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洗涤稳定性差和可穿戴电子产品需要外部电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近日,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Husnu Emrah Una…
-
清华大学张强Angew:金属锂电池中稳定的阴离子衍生固体电解质界面
非均匀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导致的树枝状锂沉积严重阻碍了高能量密度锂(Li)金属电池的发展。近日,清华大学张强(通讯作者)等人在知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
-
EnSM:低温常温钠硫电池操作的设计与研究
在使用高硫负极的同时尽量减少多硫化物的穿梭,对于实现实用化的室温钠硫(RT Na-S)电池至关重要。由于它们价格低廉,材料丰富,这些电池作为未来低成本的固定式储能设备具有巨大的潜力…
-
赵予生/赵若/邹如强ACS Energy Lett.:离子导电MOF胶粘剂夹层稳定NASICON型电解质对锂负极的影响
钠快离子导体(NASICON)型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湿度/空气稳定性,是固态电池所必需的。然而,它们普遍存在电化学稳定性差和与锂金属接触不足的问题,导致性能严重下降。 近日…
-
智慧之光!Advanced系列能源转换与存储类封面大赏(8月第1期)
解说头版文章 品味智慧之光 纵使揽胜四方 我自封面大赏 ——编语 低温锂金属电池 中科院金属所李峰研究员、孙振华研究员等报道了一种通过调控Li+离子-溶剂偶极相互作用力提升锂金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