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山大冯金奎ACS Nano:共价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助力可充电池金属负极
基于沉积/剥离电化学的金属负极,如金属锂、钠、钾、锌、钙、镁、铁和铝,由于低电化学势、高理论比容量、优异的电子导电性等优势,被认为是构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可充金属电池有前景的负极材料…
-
ACS Energy Lett.:利用原位显微镜揭示复合固态电池电极的倍率限制
固态电池(SSBs)有望提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然而,当活性材料颗粒与固态电解质相混合时,所得复合电极的倍率性能通常受到限制。因此,出现了能量和功率密度之间的权衡,特别是在…
-
刘美林等人Nano Energy:设计用于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T-Nb2O5 -碳-石墨烯复合材料
对于Nb2O5在大功率可充锂离子电池(LIBs)中广泛的商业应用而言,使用经济高效的合成策略开发先进的体系结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Bote Zhao等…
-
超豪华阵容!十余家顶级机构联合署名EES综述电池中使用锂金属的策略
近日,包括德国乌尔姆亥姆霍兹研究所(HIU)、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德国明斯特大学(WMU)、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德国亥姆霍兹明斯特研究所(HI MS)、卡尔斯鲁厄…
-
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科罗拉多大学EES: 镀锂,实现量化!
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极快充电(XFC,≤15分钟)对于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然而,XFC会造成急剧容量衰减,限制了它的实施。为了定量阐明不可逆锂电镀和其他降解机制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
北大陈继涛Adv. Sci.: 有效调控无定形锂团簇,实现超稳定无枝晶循环
锂(Li)沉积纳米结构中的无序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Li生长的不可控和不稳定,以及结构中纳米尺度的表征等问题一直阻碍着其发展。 在此,北京大学陈继涛等人利用冷冻电镜 (cryo-T…
-
华科夏宝玉/齐锴AFM: 静电纺丝制备自支撑钴/纳米碳杂化膜,用于长寿命锌空气电池
将高效氧电催化剂直接集成到空气电极中对于锌空气电池(ZAB)实现更高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最近,静电纺丝技术已被用于制备纳米纤维,因此它将为直接制造用于ZAB和其他能源设备中集成空…
-
合工大项宏发EnSM: 基于乙酰胺添加剂的稳定、超低浓度电解液,用于长循环高倍率钠金属电池
由于钠资源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钠金属电池(SMB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最近,具有0.3 M NaPF6 的超低浓度电解液 (ULCE)因其低成本和高渗透性而引发关…
-
哈理工陈明华EnSM: 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挑战和设计策略
具有近中性水系电解液的锌离子电池 (ZIB) 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理想的比容量和环境友好性而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和可穿戴电子应用的候选者。 然而,电极反应动力学缓慢、结构稳定性差、…
-
西工大王洪强/徐飞等AFM: MOF玻璃用作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准固态电解质
提高准固态电解质(QSSEs)的离子导电性是目前固态电池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而传统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由于其丰富的晶界而严重阻碍了离子迁移。 在此,西北工业大学王洪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