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温大王舜/陈锡安AFM:核桃状蛋黄-壳碳花@碳纳米球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
构建同时具有高面积硫负载、充分的硫利用、有效的多硫化物抑制、快速的离子扩散等特性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温州大学王舜、陈锡安等提出了一种内部…
-
电池顶刊集锦:乔世璋、宋慧宇、黄燕、鲁兵安、梁正、何冠杰、唐少春等成果!
1. Nature Communications: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碱性水系钠离子电池 水系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能量密度和寿命受到水分解的限制。目前提高水稳…
-
北化工黄雅钦AFM:基于石墨碳氮化物的配位工程助力长寿命高容量锂硫电池
锂硫(Li-S)电池因其超高的能量密度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然而,包括锂枝晶形成、多硫化物穿梭和硫反应动力学迟缓在内的技术挑战限制了它们的循环寿命、倍率能力和平均容量,尤…
-
北理AM:压电夹层助力准固态钠电池0℃运行
固态钠电池(SSNBs)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如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的高界面电阻和钠金属枝晶的生长。 图1. 压电夹层表征 北京理工大学金海波、赵永杰、王成志等提出了一种…
-
复旦余学斌ACS Energy Lett.:动态Al-O相互作用使铝均匀沉积实现高性能铝金属电池
铝电池具有较高的地壳丰度和理论能量密度,因此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然而,由于铝阳极的铝沉积/剥离性能较差,严重限制了其潜在应用。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复旦大学余学斌等发现了一种新…
-
电池顶刊集锦: 乔世璋、卢锡洪、胡先罗、徐吉静、孙学良、崔光磊、黄少铭、官操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稳定多相转换实现超低温有机钠电池 有机电池具有天然丰富、低成本的电极材料,与灵活的分子结构和…
-
上交孙浩AEM:巧用硝酸锂使含水电解液“起死回生”!
水是当前电池行业的不速之客,几乎所有电池生产工序都严格禁止使用水。特别是,由于要求电解液中的水含量极低(低于 20 ppm),因此必须使用不含水的原材料和超干燥条件,这导致材料成本…
-
阿贡AFM:表面涂层提高富镍阴极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
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残留杂质是锂离子电池阴极电解质界面加速寄生反应的主要问题。要想获得高性能的富镍正极材料,就必须去除这些含锂物质。 图1. 湿法浸渍工艺示意 阿贡国家实验室陈宗海等…
-
北理黄佳琦AEM:温度介导的动态锂损耗及其对锂金属阳极的影响
锂(Li)金属一直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最终阳极选择。然而,活性锂的大量损耗导致库仑效率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锂金属电池在宽温度范围内的实际运行。 图1. 活性锂在不同温…
-
再创新记录!北大郭少军教授,最新Joule!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在可持续和可扩展的绿色制氢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途,但其在技术上受到阳极催化剂层(CL)中贵金属催化剂Ir高负载的限制 。 成果简介 在此,北京大学郭…
-
北理陈人杰ACS Nano:正极负极界面设计实现高稳定水系/有机系混合电池
Zn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安全性、适度能量密度和丰富的锌金属储备而迅速发展。然而,在基于锌的负极上不可避免的枝晶生长和副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基正极上金属元素的溶解,会破坏电极/电…
-
ACS Energy Lett.:为高压钴酸锂稳定运行定制电解液
高压钴酸锂(LiCoO2)可用于制造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LIBs)。然而,岩盐相引起的差可逆性、晶格氧损失、钴浸出以及在高电压下电解液分解失控而形成的电阻性阴极-电解质界面(C…
-
福建师大陈育明PNAS:高电子态活性位点的工程接触曲面界面实现高性能钾离子电池
钾离子电池(PIB)由于钾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储能技术。然而,PIB中使用的石墨负极由于钾离子半径大而导致容量低和反应动力学缓慢。 在此,福建师范…
-
弗吉尼亚理工ACS Nano:介孔聚酰亚胺隔膜抑制锂枝晶生长
锂金属电池需要有效抑制锂枝晶,以确保高性能和安全性。然而,目前的隔膜具有大孔,其允许锂枝晶穿过,从而会导致内部短路和其他灾难性后果。 在此,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刘国良团队报告了一种…
-
浙工大AFM:三苯胺-腙COF双极型正极实现高电压、大容量、稳定性的锂有机电池
共价有机框架(COF)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然而,所报道的COF正极通常表现出低电位和电压平台,这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 在此,浙江工业大学张诚,董玉杰,黄启迪,李…
-
上交EnSM:硼基电解质赋予镁电池优越的界面化学
通过简单的合成途径和廉价的原材料获得具有优异的沉积/剥离镁离子性能和正极兼容性的电解质已成为可充电镁电池(RMB)的长期追求。 在此,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团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酰胺镁…
-
浙大/南科大等AFM:分子设计竞争性溶剂化电解液用于锂金属电池
对于高能量和长循环锂金属电池(LMB)而言,对锂负极和高压正极都具有高稳定性的电解液至关重要。然而,普通电解质中的游离活性溶剂在锂负极和高压正极都很容易分解。其中,局部高浓度电解质…
-
天大杨全红/吴士超AM:氟化界面实现超稳定的固态锂电池
锂金属表面的杂质(通常是Li2CO3)会给电池带来严重的动力学障碍和电化学性能衰减。对于能量密集型固态锂电池(SSLBs),需要减轻正极和电解质材料中有害的Li2CO3,而直接去除…
-
安大鹿可Angew:二元原子位点实现低温全固态Na-S电池双向串联电催化硫转化
当前全固态Na-S电池实际应用受到高操作温度和低硫利用的限制。不可控的硫形态形成途径以及缓慢的多硫化物氧化还原动力学进一步影响了Na-S化学的理论潜力。 在此,安徽大学鹿可团队制备…
-
牛!Science+8篇JACS/Angew!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2023年优秀成果精选!
近日,小编汇总了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2023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 JACS:通过催化剂重构实现锂离子电池中金属的完全回收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和有限金属资源的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