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安大鹿可Angew:高能全固态Na-S电池的准固态硫转化
高能量密度(1274 Wh kg-1)和高安全性使全固态Na-S电池在储能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不可控的固-液-固多相转化及其相关的缓慢多硫化物氧化还原动力学对调整实际N…
-
中科大朱永春EES:界面双电层H2O平衡实现高可逆锌金属电池
尽管在锌/电解质界面构建贫水双电层(EDL)取代初始富水双电层已被用于实现水系锌离子电池中高度可逆的锌负极,但其根本功能机制仍缺乏研究。 在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永春团队构建了一系…
-
电池顶刊集锦:王大伟、余桂华、侴术雷、李驰麟、逯乐慧、于奕、陆俊等成果!
1. ACS Energy Letters:离子导电聚合物稳定正极-电解质界面实现准固态双离子电池 准固态双离子电池(QSS-DIBs)是清洁脱碳技术的新兴部分,可以使用无金属阴离…
-
三单位联合AFM:4.3 wt%的超低硅热还原掺杂多孔Si@Mo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
硅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是锂离子电池(LIB)中一种前景广阔的负极材料;然而,硅的体积膨胀大、电导率低,会导致容量下降且稳定性差,进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陕西科技大学黄文欢、张…
-
浙大范修林Chem:基于动态屏蔽带电界面实现高电压锂电池
高压锂金属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但由于其高反应性的锂金属负极和高电压下正极的强催化效应,其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尽管众多电解液策略已经能够有效地增强锂金属负极侧的库仑效率…
-
川师/港理工/哈工大EnSM:利用微量极性添加剂调节亥姆霍兹平面实现长寿命锌离子电池
金属锌(Zn)具有较强的水稳定性、内在安全性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水系电解中反复沉积和剥离 Zn 时,Zn 金属电极/电解质界面(EEI)通常不稳定,…
-
四单位联合JACS:合理设计Pt1Pd单原子合金催化剂中电子定位实现高性能Li-O2电池
锂-氧化物电池(LOB)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设备之一,但它们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面临着正极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的关键问题。 在此,北京大学郭少军,清华大学王定…
-
天大杨永安AM:LaCl3 基电解质增强 Li6PS5Cl 基固态电池
Li6PS5Cl(LPSC)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SSE),用于开发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ASSLB)。然而,它无法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在短路之前只能承受很小的临界电流…
-
顶刊集锦:吴兴隆、孙筱琪、王思哲、陆俊、叶明新、崇少坤、胡勇胜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nus粘合剂化学同步增强碘吸附和氧化还原动力学实现可持续水性 Zn-I2电池 目前,储能…
-
中南潘安强/方国赵ACS Energy Letters: 高缠连水凝胶通过界面限域效应实现稳定的锌金属电池
水凝胶电解质有望用于稳定的锌金属电池;然而,开发一种平衡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的水凝胶电解质是极具挑战性的。 在此,中南大学潘安强、方国赵等人报告了一种高度缠连的水凝胶电…
-
西工大马越ACS Nano:多功能健康监测电子设备的水凝胶电解质用于柔性锌离子电池
大多数柔性传感器依赖于复杂的电路设计和外部电源,从而限制了智能电子的集成度和小型化。因此,环境适应性电池的结构设计是制备能够进行时间分辨、长期信号监测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基础。 在此…
-
河北大学AFM:乙酰胺添加剂实现深循环锌电池中的高度致密锌金属负极和宽温水系电解质
可充电锌(Zn)水系电池是大规模储能的理想候选电池,但其非致密和枝状锌沉积、水引起的副反应以及狭窄的工作温度范围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河北大学张宁团队通过在水系电解质中引入…
-
江汉大学王德宇Angew:FSI⁻通过原位构建实现自修复SEI
锂金属负极上的固体电解质相(SEI)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破裂并发生重构,从而导致锂金属电池衰减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自修复特性的 SEI有助于稳定锂/电解质界面。然而,将修复剂均匀…
-
Nature:配体通道实现超快锂离子传导
电动汽车和航空用锂离子电池(LIBs)要求能量密度高、充电快和工作温度范围宽。因此,研究要求电解质需同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低溶剂化能和低熔点,并形成阴离子衍生的无机界面相。 在此,…
-
北理白莹/吴川EES:硬碳的局部结构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钠离子扩散行为
阐明硬碳的微观结构对于揭示其储钠机制和开发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至关重要。目前,尽管已经提出了各种硬碳模型的钠存储机制,但仍存在争议。 在此,北京理工大学白莹、吴川等人在非晶合金…
-
电池顶刊集锦:陆俊、余桂华、侴术雷、庞欢、吴敬一、张凯、徐茂文、魏军、刘兴泉等成果!
1. Nature Sustainability: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快充高电压层状阴极 钠离子电池不仅由于与锂相比钠的丰度更高而在电网规模的储能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且由于其固有的…
-
哈佛李鑫AM:固态电池装置的快速动力学设计
固态电池技术为设计电池设备的新结构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将大粒径的正极材料与小粒径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混合已被用来增加厚正极层中的离子渗透,从而在低倍率下获得高容量。此外,采用多电解质层配…
-
广工大黄少铭/李娜AFM:高含量碳层限域小分子/共价硫正极实现钙-硫电池的长寿命
钙硫(Ca-S)电池是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由于其缺乏有效的硫正极以及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不相容性,导致不可逆的硫转化、低效的钙沉积/剥离,因此长寿命室温 Ca-S 电…
-
复旦余学斌JACS:高可逆水系铝金属电池的溶剂化结构调控
铝金属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极高的理论容量(8056 mAh cm-3)而被认为是水系电池的理想电极材料。然而,由于铝和 H2O 在传统水系电解质中产生的一系列副反应,包括水分解、铝…
-
孙学良Matter:超离子非晶NaTaCl6卤化物电解质用于稳定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对于全固态钠离子电池(ASSNIB)来说,设计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与正极材料优异的化学/机械兼容性的钠离子固体电解质(SE)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此,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团队成功设计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