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
Nat. Mater.:通过超浓电解液将嵌入电化学扩展到可溶性层状卤化物
嵌入化合物为当今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基础。纵观历史,大量研究集中在主要依赖层状氧化物或硫化物的电极的设计上,并由于溶解度问题而忽略了相应的卤化物。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Jean-Ma…
-
山大李国兴Small:高界面能和亲锂Janus界面实现稳定的锂金属负极
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层的稳定性对于开发锂金属电池至关重要。然而,稳定的 SEI层的制备受到不受控制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的困扰。 山东大学李国兴等人报道了一种有序富LiF亲锂杂化…
-
Nat. Commun.:钒氧化物中水合锌离子嵌入过程中多相演化的原子级揭示
当阳离子以电化学方式嵌入其晶格时,初始晶相可以转变为另一相。因此,在转变过程中在原子水平上精确识别相演变是全面了解阳离子嵌入行为并随后在可充电池中实现更高存储容量的第一步,尽管有时…
-
中南陈根AFM:自组装多孔膜钝化铜集流体用于高稳定锂金属电池
锂沉积/剥离行为的调节被认为对下一代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至关重要。具有最大颗粒尺寸和最小微观结构弯曲度的锂沉积可以显著提高锂的沉积/剥离效率。 中南大学陈根等人采用水解的3…
-
宁大舒杰/胡芳AFM:激光诱导石墨烯辅助水系Cu-S电池自转化反应
在水系/非水金属-硫电池中,硫基氧化还原对因其低电化学动力学、潜在穿梭效应和大体积变化而面临重大挑战。尽管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来优化或替代金属负极和正极复合材料,但是由于依赖硫基氧化…
-
京都大学AFM:用于中温钠硫电池的β”-氧化铝/无机离子液体双电解质
尽管钠硫(Na-S)电池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其300°C以上的高工作温度而产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多功能性问题严重阻碍了其部署。 由于绝缘硫/多…
-
Small Methods:合理设计多孔双金属硫化物/氮掺杂石墨碳复合微球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
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如MoS2、WS2、FeS2和SnS2,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大的层间距、通过插层、合金化和转化反应获得的高比容量以及较低的加工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
Nano Energy:批量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钠层状正极的一般策略
采用地球丰富元素的高性能和低成本过渡金属(TM)层状氧化物是钠离子电池(SIB)有前景的正极。然而,获得所需材料具有挑战性,因为较大的Na尺寸、不同的Na占据和各种层堆叠序列会增加…
-
兰亚乾/蔡跃鹏ACS Nano: 单原子锌和阴离子骨架作为Janus隔膜涂层抑制锂枝晶和穿梭效应
Li-S电池产业化的两个关键问题是锂负极的枝晶生长和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两面都涂有相应功能材料的Janus隔膜可以同时高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关于Li-S…
-
陈远富/王泽高/贺加瑞ACS Nano: 1T'-MoTe2量子点修饰的3D石墨烯催化性能卓越!
为锂硫电池开发具有高电导率和快速动力学以及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穿梭效应的硫电极仍然具有挑战性。为了提高循环过程中硫的利用率,应该努力促进界面反应并阐明具有内在快速动力学的表面反应机制。…
-
厦大谢清水AFM: 由离子整流层诱导的无枝晶反向锂沉积,用于锂金属电池
目前学界为抑制锂 (Li) 枝晶和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以促进其商业应用,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研究。通过可扩展的方法设计连续、多孔隔膜改性层对于整流锂离子通量,调节锂成核和沉积行…
-
厦大赵金保AEM: 一种用于宽温度范围、快速动力学高压锂电池的多功能双盐局部高浓度电解液
目前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的存储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锂电池传统的商业碳酸盐电解质仅具有有限的氧化稳定性(约4.3 V),限制了其在高压电池领域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电极材料在低温条件下…
-
许骏AEM: 揭示全固态电池中枝晶生长和裂纹扩展的电化学-机械耦合行为
枝晶生长和裂纹扩展是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B)大规模商业化道路上的两大障碍。由于潜在的枝晶生长机制的高度多物理场耦合特性,理解它一直很困难。目前可用的建模工作并不是完全以电化学-…
-
涂江平/王秀丽AEM: 这种电解质,极限能量机械合金化制备!用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SSE)由于其高离子电导率和适当的机械强度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SSEs较差的空气稳定性和高昂的制备成本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开发一…
-
孙学良/有研集团AEM: 超离子氟化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以稳定锂金属负极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SSE)由于其高离子电导率和与正极材料的理想相容性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卤化物的还原电位仍然>0.6 V(相对于Li/Li+),此外,还原稳定性也是需要…
-
鲍哲南/崔屹最新AEM: 大佬“花”式科研!Ni修饰碳花/硫正极用于贫电解液锂硫电池
锂硫 (Li-S) 电池通过一系列可溶性多硫化锂中间体 (LiPSs) 在硫和硫化锂 (Li2S) 之间发生可逆转化反应,从而实现 1675 mA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然而,该…
-
南昌大学/亥姆霍兹乌尔姆研究所AEM:基于硅氧烷基保护层的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和枝晶生长导致的低库仑效率和容量显著衰减,给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挑战。 图1. 基于OPS的保护层设计 德国亥姆霍兹乌尔姆研究所Stefan…
-
Advanced Science:电解质添加剂稳定硫代磷酸基固态电解质/阴极界面
硫银锗矿型Li6PS5Cl(LPSCl)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因此作为全固态电池(ASSB)的固态电解质备受关注。然而,LPSCl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仍面临…
-
张强&汪国秀等AM综述:史上最全!52个Figure道尽60年锂硫电池兴衰史!
研究背景 锂金属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最低电化学电位(-3.04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被视为下一代电池的“圣杯”负极材料。硫含量丰富、价格低廉且对环境…
-
复旦夏永姚教授等AFM:-40至60°C全气候下工作的全铁基钠离子电池!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钠以及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LIB)类似的工作原理,钠离子电池(SIB)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已有多种正极材料,如层状过渡金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