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80后”国家杰青,两天连发Nature子刊与JACS!
1 Nat. Commun.:单原子距离效应对钴氧化物酸性OER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开发高效经济的酸性析氧反应电催化剂是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发展的关键。钴氧化物因其高活…
-
赵东元院士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s)被认为是未来替代锂离子电池系统中最可持续的选择之一,因为它们对关键原材料的依赖性极低,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然而,由于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它…
-
成果斐然!这个团队,连发1篇Nat. Mater.+2篇JACS!
前 言 2024年2月26日和28日,华中科技大学翟天佑教授团队与其他课题组合作在Nat. Mater.和J. Am. Chem. Soc.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最新成果,即“Fibr…
-
杨培东,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对于多元素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混合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元素材料在各种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催化、结构材料、光电器件等。这些材料中的元素之…
-
继Nature Energy后,崔屹教授再发新作!
成果简介 以锂(Li)金属作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是下一代极具发展前途的电池,但金属锂的内在问题,特别是枝晶的生长,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在此,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和郑雪莉等人聚焦分…
-
ACS Catalysis:理论计算揭示Cu基近表面合金上的氢活化及氢溢流
研究背景 氢溢流是指在催化表面活性位点吸附或形成的活性氢原子迁移到别的活性中心处或者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对于加氢和储氢反应,Pd1/Cu(111)等单原子合金催化剂(SAAs)有着…
-
三单位联合ACS Catal.: 结构畸变起大作用!通过倾斜FeO6以调节氧活度用于甲烷干重整
钙钛矿氧化物(结构式:ABO3)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性氧化物,由于其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在解决能源储存、化学生产和污染物降解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认为B位过渡金属是决定这些…
-
南大/扬大Nano Letters:电脉冲驱动Co(II)/Co(III)循环和Coδ+穿梭,促进NO3−转化为NH3
利用电催化硝酸盐还原(NO3RR)合成NH3替代高污染和能源密集型的Haber-Bosch工艺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o基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和NH3选择性,被认为是…
-
四单位联合AFM:裁剪双金属原子位点的第一配位球,有效促进ORR和OER活性
碳负载氮配位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金属原子利用率高、催化活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氧反应电催化剂。其中,具有FeN4位点的Fe-N-C材料已经成为ORR的典型催化剂,但是…
-
天津理工,最新Nature Synthesis!
成果简介 双原子催化剂(DACs)由于其高原子利用率和协同催化效应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尚无通用的合成方法来精确合成DACs。 基于此,天津理工大学鲁统部教授及张志明教授(通…
-
Nature子刊:计算+实验!证实纳米曲率诱导的场效应能够控制单原子催化剂的活性
电化学能量转换技术(例如,水分解、燃料电池和CO2还原)的成功发展取决于设计出能够促进反应的高效率和高活性的电催化剂。调节界面电场是控制电催化剂活性的有力手段。电场可以通过改变吸附…
-
她在Science讲述,在银行上班身体垮了,重新回到学术界!
Zahira Jaser Zahira Jaser博士是苏塞克斯大学商学院的助理教授,她在这里主持和教授领导力、组织行为学和应用研究(本科、硕士和MBA水平)。她是MBA项目的副主…
-
Edward H. Sargent院士和王莹教授,最新Nature Catalysis!
成果展示 利用可再生电力驱动的CO2还原为多碳(C2+)产物提供了实现低碳足迹燃料和化学品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然而,在碱性和中性反应器中,电解液通过与氢氧化物反应形成碳酸盐/碳酸氢…
-
郑州大学Nature子刊:双位点分段协同催化,增强CoFeSx纳米团簇对水的持续氧化
有效的析氧反应(OER)电催化剂对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转换至关重要。然而,催化材料遵循传统的吸附质演化机理(AEM),关键氧中间体*OOH和*OH之间存在内在的标度关系;或者遵循晶格氧…
-
中科大Nature子刊:剖幽析微!揭示单原子距离对钴氧化物酸性OER稳定性的影响
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是生产清洁氢燃料最有希望的途径。PEMWE装置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受制于开发酸性介质中析氧反应(OER)的高效催化剂。目前,贵金属氧化物…
-
述不尽催化剂的尺寸效应,到底如何理解?且看徐梽川课题组ACS Nano最新观点!
成果介绍 近年来,由于电催化剂的大力发展,电催化反应的效率得到不断提高。一种有效的策略是通过优化电催化剂的尺寸,以获得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降低成本。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电催化剂已…
-
厉害了!这个团队,一周两篇Angew!
研究背景 2024年2月21日和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曾高峰研究员和徐庆副研究员在Angew. Chem. Int. Ed.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最新成果,分别是“Solven…
-
Appl. Catal. B. :催化转化CO2的镍新型材料-探索结构与活性的奥秘
研究背景 巴黎萨克雷大学的Anne教授团队在可见光照射下,以[Ru(bpy)3]2+ (bpy = 2,2′-bipyridine)作为光敏剂和三乙醇胺作为牺牲供体,研究了一系列不…
-
华东理工大学,最新Nature子刊!
研究背景 随着对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MXenes)的不断研究,这些材料因其卓越的金属导电性、亲水性、分散稳定性和柔韧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MXenes是一类新兴的二维层状材料…
-
孟颖教授等人,最新Nature Energy!
成果展示 高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温度弹性和可持续性是锂电池电解质的理想特性,但是这些性能指标很少能同时实现。受到清洁灭火剂成分的启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孟颖(Y. Shi…